

成語:剛愎自用
拼音:gāng bì zì yòng
注釋:愎:任性;剛愎:強硬回執;自用:自以為是。十分固執自信,不考慮別人的意見。
同義詞:獨斷專行 、固執己見 、怙惡不悛
反義詞:百依百順 、博采眾議 、博采眾長
例句:["1. 想不到他如此剛愎自用,怎么勸都沒用。","2. 當主管的切忌剛愎自用,才能察納雅言。","3. 對一個剛愎自用的人說道理,彷佛在對牛彈琴。","更多句子 ++"]
出處:《左傳·宣公十二年》:其佐先谷,剛愎不仁,未肯用命。《尚書·仲虺之誥》:好問則裕,自用則小。
印證:["1.宋.陳摶《心相編》:「君子剛愎自用,小人行險僥幸。」","2.《宋史.卷三六九.張俊等傳》:「論曰:『……曲端剛愎自用,輕視其上,勞效未著,動違節制,張浚殺之雖冤,蓋亦自取焉爾。』」","3.《金史.卷一○三.紇石烈桓端列傳》:「徐州行樞密院石盞女魯歡剛愎自用,詔桓端以本官權簽樞密院事,往代之。」","4.《明史.卷一六二.章綸列傳》:「疏既上,綸復獨奏給事中王讓不赴考察,且言明剛愎自用,己言多不見從,乞與明俱罷。」","5.明.沉德符《萬歷野獲編.卷一二.吏部.大計部院互訐》:「各堂上官不從臣言,而都御史高明,剛愎自用,十三道御史豈無一人可斥?高明心懷不公。」","6.《清史稿.卷一四九.交通志一》:「盛宣懷剛愎自用,不洽輿情,已可概見,應如何懲處,以儆將來。」","7.清.袁枚《隨園詩話》卷一四:「洪(素人)在部時,某相國問:『汝向人說我剛愎自用,有之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