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成語:少見多怪
拼音:shǎo jiàn duō guài
注釋:見聞少的人遇到不常見的事物就覺得奇怪。后常用來嘲笑見識淺陋的人。
同義詞:大驚小怪 、管見所及 、見識淺短
反義詞:不足為奇 、多見少怪 、見多識廣
例句:["1. 小明真是少見多怪,連蟒蛇都沒見過。","2. 這種事經常發生,沒什么稀奇,你就別少見多怪了。","3. 他這個人就是少見多怪,什么事都大呼小叫,我們習慣了就好。","更多句子 ++"]
出處:漢·牟融《牟子》:少所見,多所怪,睹橐駝,謂馬腫背。
印證:["1.清.俞樾《古書疑義舉例.不識古字而誤改例》:「學者少見多怪,遇有古字而不能識,以形似之字改之,往往失其本真矣。」","2.清.趙翼〈石蟹〉詩:「繄茲變幻何足異,水土陰凝成磊落。陋儒少見每多怪,說與但增心膽愕。」","3.《黃繡球》第二六回:「這都是我們地方上民俗野蠻,少見多怪,驚嚇了夫人小姐,且請寬容,不必動氣。」","4.清.魏源《圣武記.卷七.雍正西南夷改流記上》:「彼鄂爾泰者,不陳明其所以然,而徒予世人以少見多怪也。」","5.《螢窗異草二編.卷四.翠微娘子》:「然世人少見多怪,群疑滿腹,妾與君不可復居於此。」","6.《孽海花》第一一回:「劍云的論《公羊》,正當的很,也要聞而卻走,真是少見多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