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成語:咄咄怪事
拼音:duō duō guài shì
注釋:表示吃驚的聲音。形容不合常理,難以理解的怪事。
同義詞:不可思議 、匪夷所思 、莫名其妙
反義詞:合情合理 、順理成章 、天經(jīng)地義
例句:["1. 這間公司財務危機十分嚴重,不倒閉才是咄咄怪事。","2. 事實擺在眼前,他居然還能睜眼說瞎話,真是咄咄怪事!","3. 這個興盛一時的古文明區(qū)域居然消失無蹤,真是咄咄怪事。","更多句子 ++"]
出處:南北朝·劉義慶《世說新語·黜免》:殷中軍被廢;在信安;終日恒書空作字;揚州吏民尋義逐之;竊視;唯作‘咄咄怪事’四字而已。
印證:["1.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黜免》:「殷中軍被廢,在信安,終日恒書空作字。揚州吏民尋義逐之,竊視,唯作『咄咄怪事』四字而已。」(源)","2.宋.楊萬里〈明發(fā)棲隱寺〉詩:「如何今晨天地間,咄咄怪事滿眼前。」","3.元.陶宗儀《南村輟耕錄.卷四.發(fā)宋陵寢》:「凡夢中神所許,稽其數(shù),無一不合。咄咄怪事乃如此。」","4.清.沉起鳳《諧鐸.卷三.帖嘲》:「世有一字不通之輩,而能知我高才,可謂咄咄怪事。」","5.清.陶佑曾〈論小說之勢力及其影響〉:「噫!一小說之微,而竟有如斯之法律,以圭臬于著述界之前途,亦咄咄怪事,咄咄怪事!」"]
聲明: 本網(wǎng)站大部分資源來源于網(wǎng)絡或網(wǎng)友,僅供交流學習,如有侵犯了你的權益,請發(fā)送郵箱到feedback@deepthink.net.cn 本網(wǎng)站將在三個工作日內(nèi)移除相關內(nèi)容 刷刷題對內(nèi)容所造成的任何后果不承擔法律上的任何義務或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