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成語:少不更事
拼音:shào bù gēng shì
注釋:少:年輕;更:經歷。年紀輕,沒有經歷過什么事情。指經驗不多。
同義詞:初出茅廬 、年幼無知 、少不經事
反義詞:飽經滄桑 、飽經風霜 、后生可畏
例句:["1. 他自謙少不更事,其實做事很成熟穩重。","2. 會惹出這些麻煩,都是因為他少不更事。","3. 不要怪他少不更事,將來他會變得成熟的。","更多句子 ++"]
出處:《隋書·李雄傳》:吾兒既少,更事未多。
印證:["1.宋.羅大經《鶴林玉露》卷一:「言少不更事之人,無所涵養,而驟膺拔擢,以當重任,力綿才腐,凜凜危亡,而曾不知畏也。」","2.明.張鳳翼《竊符記》第四折:「趙國有馬伏君趙奢之子趙括,志大才庸,少不更事,趙王信用非常。」","3.《兒女英雄傳》第一二回:「然而這事,卻是都由你少不更事而起。」","4.《聊齋志異.卷七.青娥》:「母謂:『汝夫婦少不更事。明日大哥來,吾無慮矣。』」","5.《螢窗異草.青眉》:「女以竺少不更事,前因多貲,致蕩其心,遂不復設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