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成語:開源節流
拼音:kāi yuán jié liú
注釋:開:勸課;源:水源。開發水源,節制水流。比喻增加收入,節省開支。
同義詞:降本增效 、強本節用 、增產節約
反義詞:大手大腳 、揮霍無度 、鋪張浪費
例句:["1. 我的理財之道很簡單,不過是開源節流。","2. 要解決公司財政窘境,只有開源節流一途。","3. 如果不能開源節流,我們的存款如何增加?","更多句子 ++"]
出處:《荀子·富國》:故明主必謹養其和,節其流,開其源,而時斟酌焉,潢然使天下必有余,而上不憂不足。
印證:["1.清.袁枚〈答魚門書〉:「開源節流,量入為出。經紀之道,不過如此?!?,"2.清.朱克敬《瞑庵雜識》卷二:「軍興十余年,東南財賦之區,概遭蹂躪,開源節流,兩窮於術。」","3.《清史稿.卷三六三.英和列傳》:「理財之道,不外開源節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