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成語:正本清源
拼音:zhèng běn qīng yuán
注釋:正本:從根本上整頓;清源:從源頭上清理。從根本上整頓,從源頭上清理。比喻從根本上加以整頓清理。
同義詞:本立道生 、撥亂反正 、端本正源
反義詞:顛倒是非 、混淆是非 、腳痛醫腳
例句:["1. 人人養成守法觀念,才是正本清源,維護社會治安的好方法。","2. 我們必須在思想上正本清源,才能去除一些不正確的價值判斷。","3. 如今社會風氣敗壞,想要移風易俗,唯有正本清源,從心靈改革著手。","更多句子 ++"]
出處:《漢書·刑法志》:豈宜惟思所以清原正本之論,刪定律令。
印證:["1.《晉書.卷三.武帝紀》:「思與天下式明王度,正本清源,於置胤樹嫡,非所先務。」","2.《文明小史》第四二回:「現在正本清源之法,第一先要禁掉這些書。」","3.《清史稿.卷一二四.食貨志五》:「今之言禁者,亦第補偏救弊,非能正本清源也。」","4.《清史稿.卷一五四.邦交志二》:「如能乘機利導,與英外部酌議洋藥進口、分年遞減專條,逐漸禁止,尤屬正本清源之計。」","5.清.錢泳《履園叢話.卷四.水學.水害》:「一旦治水,而欲正本清源,復其故道,怨者必多,未為民便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