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成語:開誠布公
拼音:kāi chéng bù gōng
注釋:開誠:敞開胸懷,顯示誠意。指以誠心待人,坦白無私。
同義詞:待人以誠 、肝膽相照 、肝膽照人
反義詞:爾虞我詐 、勾心斗角 、鉤心斗角
例句:["1. 她這一番開誠布公的話,證實了她對他的心意。","2. 我希望你們開誠布公地談一談,以化解彼此的誤會。","3. 我現在想開誠布公地跟你說幾句話,希望你能靜下心來聽。","更多句子 ++"]
出處:晉 陳壽《三國志 蜀志 諸葛亮評論》:諸葛亮之為相國也……開誠心,布公道。
印證:["1.宋.文天祥〈己未上皇帝書〉:「宰相以其開誠布公之歲月,弊弊焉於調遣科降之間?!?,"2.宋.許月卿〈次韻陳肇芳竿贈李相士〉詩:「集思廣益真宰相,開誠布公肝膽傾?!?,"3.《續資治通監.卷一六二.宋紀一六二.寧宗嘉定十四年》:「與之開誠布公,戒以同心體國之大義,人人悅服,軍政始立?!?,"4.《清史稿.卷一五八.邦交志.日本》:「兩國和誼,載在盟府,永矢弗諼。本大臣敢不開誠布公,以效愚者之一得,惟高明裁察見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