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成語:涇渭分明
拼音:jīng wèi fēn míng
注釋:涇河水清,渭河水渾,涇河的水流入渭河時,清濁不混。比喻界限清楚或是非分明。
同義詞:愛憎分明 、白璧青蠅 、大是大非
反義詞:曖昧不明 、不分皂白 、不可置否
例句:["1. 這兩個產品一經比較,品質立即涇渭分明,各自的優劣表露無遺。","2. 老許認為真假、善惡、美丑,這些價值觀都是涇渭分明,不容混淆的。","3. 東南亞的國家幾乎看不到涇渭分明的四季,有的只是熱度的高與低而已。","更多句子 ++"]
出處:《詩經·邶風·谷風》:涇以渭濁,湜湜其沚。
印證:["1.《喻世明言.卷一○.滕大尹鬼斷家私》:「原來梅氏平生謹慎,從前之事,在兒子面前,一字也不題,只怕娃子家口滑,引出是非,無益有損。守得一十四歲時,他胸中漸漸涇渭分明,瞞他不得了。」","2.明.畢自嚴〈厘剔十款疏〉:「益操守潔者,無不愛其黎民;而生聚繁者,斷難幾之墨吏,良有以也。邇者計典方行,旌異懲貪,涇渭分明,恩法罔貸。大小臣工,諒各洗心震迭之下矣。」","3.明.雷思霈〈瀟碧堂敘〉:「石公胸中無塵土,氣慷慨,大略以玩世涉世,以出世經世。姱節高標,超然物外而涇渭分明,當機沉定有香山眉山之風。」","4.清.盧文弨〈公祭汪容甫文〉:「君實不狂,而眾曰狂。皮里春秋,涇渭分明。彼妄男子,號召群愚。如羶集蟻,如矢叢蛆世。奉尊奢,君實唾棄。」","5.《江西通志.卷七一.人物志.傅孟春》:「傅孟春,高安人,嘉靖進士。授常州府推官,累官刑部侍郎。先是督北畿學政,時尚操切,孟春獨以寬著。……生平和易,若於世油油然而中實涇渭分明,有大臣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