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成語:迥然不同
拼音:jiǒng rán bù tóng
注釋:迥然:相距很遠或差別很大的樣子。形容相差得遠,很明顯不一樣。
同義詞:大相徑庭 、截然不同 、截然有異
反義詞:并駕齊驅 、不相上下 、大同小異
例句:["1. 佛教徒與天主教徒對人生的想法迥然不同。","2. 象形文字和拼音文字有著迥然不同的書寫方式。","3. 他的想法很有見地,與時下的年輕人迥然不同。","更多句子 ++"]
出處:宋·張戒《歲寒堂詩話》卷上:文章古今迥然不同,鐘嶸《詩品》以古詩第一,子建(曹植)次之,此論誠然。
印證:["1.宋.張戒《歲寒堂詩話》卷上:「文章古今迥然不同,鍾嶸《詩品》以〈古詩〉第一,子建次之,此論誠然。」(源)","2.《朱子語類.卷一二.學六.持守》:「人也有靜坐無思念底時節,也有思量道理底時節,豈可畫為兩涂!說靜坐時與讀書時工夫迥然不同!」","3.宋.張世南《游宦紀聞》卷五:「今人皆謂臨、摹為一體,殊不知臨之與摹,迥然不同。」","4.宋.朱熹〈答程允夫書〉其四:「熟味而深求之,知吾儒之所謂道者,與釋氏迥然不同,則知『朝聞夕死』之說矣。」","5.《東周列國志》第一二回:「那公子朔雖與壽一母所生,賢愚迥然不同;年齒尚幼,天生狡猾,恃其母之得寵,陰蓄死士,心懷非望。」","6.《鏡花緣》第二二回:「此地國王,據古人傳說乃顓頊之后。看這景象,甚覺儒業,與白民國迥然不同。」","7.《清史稿.卷一五九.邦交志七》:「而我國新定之國籍法,則采用血脈主義。根本解釋,迥然不同。彼之欲加附則者以此,我之堅持刪去亦以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