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成語:同病相憐
拼音:tóng bìng xiāng lián
注釋:憐:憐憫,同情。比喻因有同樣的遭遇或痛苦而互相同情。
同義詞:患難與共 、同舟共濟 、惺惺相惜
反義詞:樂禍幸災 、同床異夢 、幸災樂禍
例句:["1. 這對同病相憐的朋友,總是甘苦與共,感情十分深厚。","2. 他們兩個都被失業(yè)所苦,彼此同病相憐,經(jīng)常互吐苦水。","3. 你們不要光是同病相憐,更要互相鼓勵,才能早日走出困境。","更多句子 ++"]
出處:漢·趙曄《吳越春秋·闔閭內傳》:子不聞河上之歌乎?同病相憐,同憂相救。
印證:["1.漢.趙曄《吳越春秋.闔閭內傳》:「同病相憐,同憂相救。驚翔之鳥,相隨而集。瀨下之水,回復俱流。」(源)","2.南朝梁.劉峻〈廣絕交論〉:「同病相憐,綴〈河上〉之悲曲;恐懼置懷,昭〈谷風〉之盛典。」","3.唐.白居易〈戲贈夢得兼呈思黯〉詩:「顧我獨狂多自哂,與君同病最相憐。」","4.《紅樓夢》第四五回:「我雖有個哥哥,你也是知道的;只有個母親,比你略強些。咱們也算同病相憐!」","5.《兒女英雄傳》第八回:「后來聽到他令尊的那番委屈,又與我父親所遭的冤枉大略相同。因此我從這任俠尚義之中,又動個同病相憐之意,便想救他這場大難。」","6.《二十年目睹之怪現(xiàn)狀》第六九回:「暗想我父親去世那年,我也只得十五歲,也是出門去運靈柩回家的;此人可謂與我同病相憐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