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有長久關系的顧客。
1.謂市井商販;市民。
1.指城市中游手好閑﹑品行不端的人。
1.指城市中庸俗鄙陋之人。
1.去官而居于都邑的士大夫,對君自稱"市井之臣"。
2.指居于都邑而未做官的人。
1.市井少年。
1.猶市容。城市風景。
1.賣酒。
2.指市肆上所賣的酒。
3.買酒。
1.指市井惡徒。
1.村落;市集。
1.指燕昭王用千金購千里馬骨以求賢的故事。
1.市鎮或市集的出入處,亦泛指人較多的街頭。
2.市面。指銷路。
進入水體的污染物超過水體自凈能力,使水的使用價值降低的現象。大多由人類活動排放的污染物所引起。按水體的類型,分地表水污染和地下水污染;按污染物類型,分有機污染、需氧物質污染、營養物質污染、病原體污染、重金屬污染、難降解有機物污染、熱污染、放射性污染等。
1.水中生物;水產。
1.水上的霧氣。
2.像霧一樣的小水點。
1.泛指水的西邊。
2.古寺名。唐時勝地。包括水西寺﹑水西首寺﹑天宮水西寺。
3.花名。
1.古寺名。建在安徽省涇縣水西山,故稱。已圮。
1.犀牛的一種。因生活于水中,故名。
2.見"水犀軍"。
3.草名。
1.用水犀皮制成的護身甲。
1.披水犀甲的水軍。
2.多借指水上勁旅。
1.以水犀角制成的弩。亦借指強弩。
2.借指水犀手。
1.披水犀甲的弩手。
1.水上游戲。其形式很多,如歌舞﹑競渡﹑雜技等。
腔腸動物,水螅蟲綱。螅體圓筒形,營淡水生活。上端有口,周圍所生細長中空的觸手,布滿刺細胞,用以捕食。下端為基盤,能分泌黏液,附著在其他物體上;有的又能形成氣囊,使之浮上水面。能進行無性出芽生殖和有性生殖。
1.即水嬉。
又稱河系”或河網”。流域內各種水體構成脈絡相通系統的總稱。組成水系的水體有河流、湖泊、沼澤、水庫等。由干流及各級支流組成的河流是水系的主體。常見的水系形狀有樹枝狀、輻射狀、平行狀、格子狀和網狀等。
1.亦作"水僲"。
2.傳說中的水中神仙。
3.謂水葬者。
4.稱遍游江湖樂而忘返之人。
5.琴曲名。《水仙操》的簡稱。 6.多年生草本植物。地下鱗莖作卵圓形,葉子條形,傘形花序,花白色,中心黃色,有香味。供觀賞,鱗莖和花可入藥。亦指此種植物的花。
1.水仙之長。
1.琴曲名。操,曲類名稱,如散﹑弄﹑序﹑引之類。
單子葉植物,石蒜科。多年生草本。鱗莖肥大,卵圓形。葉細長扁平,形如蒜葉。一二月開花,呈高腳盆狀,外白里黃,故又稱金盞銀臺”。鱗莖含多種生物堿,有毒,可作外用藥。花含芳香油,可提取香料,用于香水、香皂和化妝品。
1.宋代西湖旁有水仙王廟,祀錢塘龍君,故稱錢塘龍君為水仙王。
1.曲牌名。常見者有二,均為北曲。一屬雙調;另一屬黃鐘宮,又名《古水仙子》。
2.南宋時西湖游船上歌舞妓的通稱。
3.蝌蚪的別名。見明李時珍《本草綱目.蟲四.蝌蚪》。
1.見"水仙"。
1.水上險要之處。
2.水上保險的略語。
船體外形表面與水平面的交線。
1.河流﹑湖泊多的地區。
1.謂水的氣味香。
2.澤蘭的別名。
1.盛水用的裝置。
1.水災的征兆。
1.見"水泄不通"。
1.猶言滴水不漏。形容說話慎密。
水也排泄不出去。形容極度擁擠或包圍得非常嚴密門口擠得水泄不通|會場被圍得水泄不通。
1.同"水泄不通"。
1.即腹瀉。便瀉如水狀。
2.中藥澤瀉的別名。見明李時珍《本草綱目.草八.澤瀉》。
建于水濱供游玩或休息的建筑物步入水榭,湖色盡入眼簾。
1.水中央。
2.見"水心劍"。
3.宋葉適的別號。適晩年居永嘉城外水心村,人稱水心先生。
1.傳說中的寶劍名。
1.汛情的信息。
太陽系九大行星之一。距離太陽最近的行星。與太陽平均距離5791萬千米。直徑4877千米,平均密度54克/厘米3,質量3289×1026克。公轉周期88天,自轉周期59天。表面大氣稀薄,因而向陽面與背陽面溫差很大向陽面約400°c,背陽面-160°c以下。未發現有衛星。
1.水上航行。
2.謂游水。
3.水流動。
4.即水德。
1.水的性能﹑特點。
2.指水因含有某種成分而產生的性質。
3.泅水的技能。
4.水有隨勢而流的特性,因以喻用情不專一。
5.比喻性情柔弱,無主見。 6.指江河湖海在深淺﹑流速等方面的特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