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水的性能﹑特點。
2.指水因含有某種成分而產生的性質。
3.泅水的技能。
4.水有隨勢而流的特性,因以喻用情不專一。
5.比喻性情柔弱,無主見。 6.指江河湖海在深淺﹑流速等方面的特點。
1.珊瑚蟲的一種。呈樹枝形,骨胳為角質,著生于海底巖礁間。骨骼中之紅色節片可為裝飾品。
1.各種土建工程中挖﹑填﹑堆砌和運輸石頭的計量單位,通常用立方米計算,故名。
1.猶石屋。
1.石洞的口。形似大門敞開,故稱。亦借指隱者所居之門。
1.石壇。
1.石山的尖頂。
1.碑下石基座。
1.漢陸賈《新語.辨惑》"夫眾口之毀譽,浮石沉木。群邪所抑,以直為曲。視之不察,以白為黑。"后因以"石浮"喻是非顛倒。
1.石制之斧。
1.即石女。
2.婦人石像。
3.望夫石。傳說古有貞婦望夫不歸,化而為石。
1.石山。
1.一種海生軟體動物。俗稱鮑魚。肉味鮮美;殼入藥,并為鑲嵌螺鈿的材料。
1.深壑;大谷。
1.一種礦石,可作美容藥服用。
2.蝙蝠糞的別名。見明李時珍《本草綱目.禽二.天鼠屎》。
1.舊時家門口或街衢巷口常立一小石碑或石雕武士像,上刻"石敢當"三字,民間以為可禁壓不祥。
2.借指勇將。
1.花石綱的簡稱。
1.亦作"石砿"。
2.石橋。一說為置于水中供人渡涉的踏腳石。
硬度很小的含水硫酸鹽礦物?;瘜W成分為caso4·2h2o。結晶體呈厚板狀或柱狀,純者為無色透明或白色,也有灰、淺黃、淺褐等色。主要在湖和鹽湖盆地中沉積而成。煅燒后得燒石膏,常用于塑造模型或作膠結材料。還用于醫藥、農業、制漆等方面。
1.石砌的樓房。寺院藏經之所。
2.見"石渠閣"。
1.巖石的底部;山腳。
1.古時雕琢玉和磬的匠人。
2.指石匠。
1.石室。
1.生擒。
1.產小馬。
2.指強悍的馬。
1.治生之具。指農具等。
1.《左傳.哀公元年》"﹝伍員﹞退而告人曰'越十年生聚,而十年教訓,二十年之外,吳其為沼乎!'"后以"生聚教訓"指軍民同心同德,積聚力量,發憤圖強,以洗刷恥辱。
1.同"生聚教訓"。
1.科舉考試時秀才的課卷。
1.未漂煮過的絹。
1.訣別。
1.南唐卒伍稱謂之一。
2.生力軍。
1.猶生各支。
1.猶言生各支。活活地;生硬地。
1.指五行之間的相生相克。
1.陌生的客人。
1.生怕;唯恐。
1.指俘虜。
2.指奴隸。
3.牲畜。
1.活的敵人。
1.詈詞。對活著的人哭喪。意謂糾纏,找麻煩。
1.生前預造的墳墓。
1.未經冶煉的礦石。
1.亦作"生拉硬扯"。
2.猶言生拖死拽。
3.比喻牽強附會。
1.謂拉扯,糾纏。
1.見"生拉活扯"。
1.猶活生生。
1.活活地;生硬地。
1.從小時候起;從來。
2.猶天生。
1.賴以生活之資,生計。
1.泛指一切有生命之物。
2.特指動物。
1.猶牽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