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用竹木編制的渡海的筏。
晚年時的節操保持晚節。
1.蒲席與竹席。《詩.小雅.斯干》"下莞上簟,乃安斯寢。"鄭玄箋"莞,小蒲之席也。竹葦曰簟。"《禮記.禮器》"莞簟之安,而穢鞂之設。"唐王維《苦熱》詩"莞簟不可近,絺绤再三濯。"古時以蒲席鋪墊于竹席下,較安適,因以"莞簟"為安樂之意。
2.《詩.小雅.斯干》有"下莞上簟,乃安斯寢"﹑"乃生男子……載弄之璋"及"乃生女子……載弄之瓦"諸語,后因以"莞簟"為生兒育女之吉兆。
微笑的樣子彼此莞爾一笑。
1.莞爾。
1.莞和蒻是兩種編席的蒲草。借指用蒲草編的草席。
1.亦作"婉僤"。行動曲折貌。
1.委婉的言辭。
1.見"婉蟬"。
1.婉轉溫和。
1.柔美聰慧。
①年少美好婉孌多姿|月白風清人婉孌。②眷戀婉孌徘徊|婉孌我皇。③猶言親愛、深摯恩情婉孌忽為別,使人莫錯亂愁心。
1.見"婉孌"。
1.柔美。
2.委婉。
3.抑揚動聽。
1.美好;柔美。
1.柔順諂媚。
2.柔美。
1.美好;美妙。
1.柔順諂媚。
1.委婉貼切。
1.和婉愜當。
1.委婉曲折。
2.指委婉曲折的事由﹑心意等。
1.美好貌。
2.和順貌。
1.和順的儀容。
2.女官名。
1.溫順柔弱。
1.指文辭婉轉曲折而富文采。
1.秀麗柔弱。
1.溫順善良。
1.溫順。
1.屈伸貌;卷曲貌。
2.和順貌。
3.柔美;美好。
4.委婉。
1.見"婉娩"。
1.婉轉。
1.外祖父。
1.另外加上,附帶。
2.車輪外胎。
1.謂待如外人。
1.道家燒煉金石而成的丹藥,俗稱"金丹"。與"內丹"相對。
1.謂母族或妻族。
1.佛教徒稱本教以外的宗教及思想為外道。
2.泛指不合于正道的論說﹑法則等。
3.歪門邪道,搞不正當的活動。
4.見外;客氣。
1.外來的敵人。
1.在京的諸王住宅。
2.后妃之家。
1.指京城以外的地方。
2.猶外鄉。
1.同母異父弟。
2.表弟。亦通謂姑舅兄弟。
3.妻弟。
1.宮外府第。
2.后妃之家;后妃家的住宅。
3.別宅。
1.佛教徒稱佛書以外的典籍為外典。
2.指與某種著作相關的另一種著作。
3.謂在外掌管(軍政事務)。
1.指外國通訊社的電訊。
1.謂國都的外圍地區。
1.舊時指京官調任地方官。
2.調出。謂向其他地方或單位調物資﹑人員。
3.到外地或外單位作人事調查。
1.即外動字。
1.即及物動詞。也叫他動詞或外動詞。它所表示的動作常以動作者以外的事物為對象。
1.耳朵最外面的一部分,由耳郭﹑外聽道和鼓膜組成。
1.指外國或外族。
1.謂屬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