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謂灌通調劑。
1.板車。
1.帳簿。亦借指登記在簿冊上的財物。
2.版圖﹐疆域。
1.南宋初征收的一種軍用稅錢。
1.以白版形式授予的職務或封號。
1.版筑﹐造土墻;飯牛﹐喂牛。相傳商代賢者傅說筑于傅巖﹐武丁用以為相。事見《書.說命上》。春秋時衛國賢者寧戚飯牛車下﹐扣牛角而歌﹐桓公異之﹐拜為上卿。事見《呂氏春秋.舉難》◇以"版筑飯牛"為賢臣出身微賤之典。
1.即業。古代懸掛鐘磬類打擊樂器的支架上的橫木。
2.用以印刷書刊的底板。
1.即簡牘。
2.持版啟奏。
1.片狀的瓦。
1.金屬塊。
1.用手工或機械方法加工的金屬鈑作件。
辦理案件。
1.指妝奩。
1.佛教語。謂堅持我執,叢生貪嗔,而為解脫之阻礙者。二障之一。與所知障相對。
1.厭煩。
1.指濁亂之氣。
1.指駿馬。且,同"駔"。
敬辭,表示請求~光臨。
1.謂穢雜之物。
①攪擾他太累了,我實在不忍心再~他。②因受攪擾而心煩。
1.悶熱,使人煩躁。
使人心煩或厭煩~的毛毛雨下起來沒完沒了。
1.繁多而沉重的負擔或職責。
①(事務)繁雜。②(文章)煩瑣冗長。‖也作繁冗。
1.謂煩躁纏擾。
1.繁雜卑賤。
2.指繁雜卑賤之事。
1.悶熱。
1.亦作"煩褥"。
2.繁復。
1.見"煩縟"。
1.搓揉;搓洗。
1.良弓名。
2.猶疲弱。
1.煩擾散亂。
1.煩悶憂傷。
1.費神。
1.詳略,繁簡。
1.繁重的使命。
1.古代指民間音樂(俗樂)的一種復雜的彈奏手法。
1.悶熱;暑熱。
1.頻繁;繁復。
1.繁雜的訟事。
1.繁雜急迫的事務。
1.炎熱。
1.繁雜瑣碎。
原指論證方法煩瑣、引經據典、玩弄概念的西歐中世紀經院哲學”◇泛指一切脫離實際、咬文嚼字、鉆牛角尖、羅列現象的思想作風和理論研究。
1.猶愁苦。
1.郁悶嘆恨。
1.雜亂虛假。
1.雜亂堆積。
1.繁雜瑣碎。
1.謂文字冗雜而寡要。亦謂冗雜的文字。
2.繁瑣的儀式與法規。
1.繁瑣而不必要的禮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