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英國喬叟作于1387-1400年。收有一篇總引和二十三篇故事。絕大部分用詩體寫成。寫一群從倫敦到坎特伯雷去朝圣的香客在旅途中輪流講述的故事。香客中有騎士、侍從、自耕農、鄉紳、教士、商人等,構成了14世紀英國社會的縮影。
1.后退潰散;撤退疏散。
2.減退消散。
1.顏色逐漸減退變淡。
2.指使顏色消除。
1.見"退艄"。
1.高于正常的體溫降到正常。
1.亦作"退梢"。
2.指船退行。
1.退卻;退避。
2.比不上;不敢與爭。
3.指星辰后移位置。
1.畏縮。
1.引退;隱居。
2.指脫身。
3.后退。
1.退縮求生。
1.猶反省。語本《論語.為政》"子曰'吾與回言終日,不違,如愚。退而省其私,亦足以發。'"
1.撤退軍隊。
1.語出《詩.召南.羔羊》"退食自公,委蛇委蛇。"鄭玄箋"退食,謂減膳也。自,從也;從于公,謂正直順于事也。"朱熹集傳"退食,退朝而食于家也。自公,從公門而出也。"后因以指官吏節儉奉公。
2.退朝就食于家或公馀休息。
3.歸隱;退休。
4.食量減退;不進食。
5.見"退魚"。
1.謂官吏品行節儉正直,儀容從容自得,可為楷模。語本《詩·召南·羔羊》"退食自公,委蛇委蛇。"鄭玄箋"退食,謂減膳也。自,從也。從于公,謂正直順于事也。委蛇,委曲自得之貌。節儉而順心志定,故可自得也。"朱熹集傳"南國化文王之政,在位皆節儉正直,故詩人美其衣服有常,而從容自得如此也。"
1.謂退朝休息而從容自得。語本《詩·召南·羔羊》"退食自公,委蛇委蛇'"朱熹集傳;"退食,退朝而食于家也。自公,從公門而出也。委蛇,自得之貌。"
1.減膳以示節儉。謂操守廉潔。
1.隱退之士。
1.辭官。
1.后退防守。
2.不謀榮祿,恪守正道。
3.退隱,退居。
1.退讓;退避。
1.使水退落。
2.方言。即水閘。
1.退還多征的稅款。
2.舊時獎勵出口貿易的一種措施。指已納稅款的貨物出口時,可退還已納稅款的部分或全部。
1.指退朝歸家。
1.語出《左傳.宣公十二年》"林父之事君也,進思盡忠,退思補過,社稷之衛也。"后因以指退歸思過,事后反省。
2.后人亦常用以自名其居。如宋魯宗道退思巖,清史允澄退思軒。
3.指歸隱的心思。
1.舊指把作祟的鬼神驅退送走。
1.謙退淡泊。謂不謀仕進。
1.退讓謙抑。
1.向后退;向后縮。
2.畏難不前;畏縮。
3.退隱;退休。
1.退水后的灘地。
1.舊指官吏問案完畢,退出公堂。
1.把子彈退出槍膛。有時表示投降。
1.舊指農民年老后把按人丁分給的田地退還政府。
2.退還租種的田地。
3.猶退佃。
1.猶退堂。
1.退讓順從。
1.指法官中止或結束法庭審訊退出法庭。
1.猶退守。
1.亦作"退托"。
2.退讓;謙遜。
3.退避;畏縮。
4.退身寄托。
1.衰退萎靡。
1.退離所任的職位。
2.特指帝王讓位。
1.謂興致減退。
1.衰翁;老翁。
①軍人退出現役。②專指中國人民解放軍的義務兵退出現役。
1.事罷休息。
2.指退息之所。
1.自動退脫的犀牛角。
1.謂退就側席。
2.佛教祖師﹑首座等居席之端,位于眾僧之上,故稱其退位曰"退席"。
3.減退;消失。
4.指中途退出宴席﹑會場或影劇場等。在某些場合退席是一種表示抗議的方式或拆臺行為。
1.畏縮。
1.亦作"退閑"。
2.退職閑居。
1.退居的宰相。
1.傳說麝愛其香,遇急會自剔臍中之香,以免為人攫取。
1.猶退學。
1.謂辭職退休。
2.脫落凋謝。
3.退避辭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