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謂辭職退休。
2.脫落凋謝。
3.退避辭謝。
日本首相。早年曾參加中日甲午戰爭和日俄戰爭。1921年升為陸軍大將。1927年出任首相,并兼任外相。曾召開兩次東方會議”,制定具體的侵華方針(即田中奏折”)。三次出兵中國山東,并積極籌劃侵占中國東北。
1927年6、7月間,日本政府在東京召開東方會議”,討論并確定侵略中國的具體方針。會后,日本首相田中義一炮制了一份秘密奏折給天皇,聲稱欲征服中國,必先征服滿蒙;欲征服世界,必先征服中國”。
1.耕種。
2.田地。
3.指莊稼。
1.古代郊祭時置于田頭的火燭。
1.田神。
2.舊謂田地的所有者。
1.田地的所有者,地主。
1.田地和莊園。
2.農村;村莊。
1.佃農。
1.田產和財物。
1.見"田丁"。
1.專事農業的役隸。
1.即田賦。
2.佃農向地主交納的租米。
1.屯田戍邊的士兵。
1.傳說中始耕田者。指神農氏。
1.耕作。
1.泉名。取方正之意。
1.水勢盛大貌。
1.安靜;安逸。
1.平息波瀾。
2.喻使局勢平靜。
1.淡泊。
1.猶言恬不知怪。
1.處之泰然,滿不在乎。
有了錯誤的言行后還不以為恥他在整潔的馬路上違反公德隨地吐痰,還恬不知恥。
1.謂安然處之,不以為怪。語本漢賈誼《治安策》"至于俗流失,世壞敗,因恬而不知怪。"
1.見"恬不知恥"。
1.見"恬不知恥"。
1.恬靜豁達。
1.淡泊﹑清虛。
1.甘美清脆。
1.懶散,倦怠。
心情淡泊;不追名逐利恬淡安貧|恬然視富貴。
1.心境清靜自適而無所營求。語本《莊子.刻意》"夫恬惔寂漠,虛無無為,此天地之平,而道德之質也。"
1.見"恬澹"。
1.猶言使槍弄棒。
1.雜技的一種。演員仰臥,雙腳上舉擺弄石磬作表演。
1.亦作"踢球"。蹴鞠。古代的一種足球運動。其方式與設備器物歷有變更。唐代為在場地上插兩根長竹,頂端結網。踢球人分為兩隊,踢球過網,以角勝負。相傳為古代軍中士兵習武之戲演變而來。唐宋以后亦指踢皮球或在野地上用足尖用力壓球使其轉動而前。球多為石質,可以兩枚,踢時以球撞球。
2.現代指踢足球。
1.見"踢豎"。
1.踏。
2.亂用財物;糟蹋。
1.糟蹋。
2.象聲詞。
1.揮霍,糟蹋。
2.又踢又蹬。
1.行走跌撞貌。
1.象聲詞。腳步聲。
1.除籍。舊時指妓女從良。
1.一種系在馬胸前的華麗的裝飾品,常以此顯示其主人地位的尊貴。
1.踢球。
1.方言。險峻高聳貌。
1.亦作"鷈膏"。
2.鹓鷉身上的脂肪。古人用以涂刀劍使鋒刃光潔銳利。
1.古縣名『置,屬漁陽郡。在今北京市密云縣境內。
1.鋪上綈錦的幾案。古為天子專用。
1.厚繒制成之袍。
2.戰國時魏人范雎先事魏中大夫須賈,遭其毀謗,笞辱幾死◇逃秦改名張祿,仕秦為相,權勢顯赫。魏聞秦將東伐,命須賈使秦,范雎喬裝,敝衣往見。須賈不知,憐其寒而贈一綈袍。迨后知雎即秦相張祿,乃惶恐請罪。雎以賈尚有贈袍念舊之情,終寬釋之。見《史記.范雎蔡澤列傳》◇多用為眷念故舊之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