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周易·震》‘震驚百里,不喪匕鬯。’匕和鬯,都是古代祭祀用品,‘匕鬯不驚’原指宗廟祭祀不受驚擾,后用來形容軍紀嚴明,不驚擾百姓。
1.為心所役使。
2.使心,用心。
3.養心。
1.專門用于耕作或運輸的家畜。如馬﹑牛﹑騾﹑驢﹑駱駝等。也叫力畜。
1.役使。
2.役使休養。
1.記錄工役姓名人數的簿冊。
1.勞苦不息貌。
2.奔走鉆營貌。
3.狡黠貌。
1.用以代替力役的賦稅。
1.役使;使用。
2.勞力和費用。
1.役使;使用。
1.謂召令服役;召喚役使。
1.猶政役,賦役。政,通"征"。
1.用心。
1.運用心智。
1.奔走追逐。
1.謂使隸屬于己而役使之。
1.服役的人。
1.工役勞作。
2.役使勞作。
1.按壓。
1.貶低。
1.強迫。
1.貶低。
1.見"抑黜"。
1.亦作"抑絀"。
2.貶廢;排斥。
1.謂受壓抑挫辱。
1.抑制折挫。
1.強行收購糧食。
1.阻絕。
2.敬慎。
1.抑制,壓制。
1.剝奪;強行奪取。
1.猶抑遏。
1.抑制;遏止。
1.謂遭受壓抑和廢黜。
2.廢棄。
1.猶抑制。
1.損傷。
1.隱瞞。
1.遏止,斷絕。
1.縮小與夸張。
2.夸張。
1.強逼;壓制。
2.勒索;克扣。
1.強行留住。
1.強奪。
1.謂受壓抑而沉淪。
1.強行購買。
1.隱沒。
1.謂抑制商賈。
2.《論語.子張》"子夏之門人小子,當灑埽應對進退,則可矣,抑末也,本之則無。"何晏集解引包咸曰"言子夏弟子,但對賓客﹑修威儀禮節之事則可,然此但是人之末事耳,不可無其本。"后因以"抑末"指末事。
1.強行攤派。
1.寬解曉喻。
1.懲治。
1.猶難道。
1.見"抑強扶弱"。
1.況且;而且。
1.克制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