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松樹的一種。
1.陰沉。
1.陰風。
1.昏暗。
2.指陰雨天。
3.比喻世亂。
4.埋沒﹔泯滅。
1.昏暗。
1.謂失去光耀。
1.陰霾迷蒙。
1.昏暗的天空。
1.飛揚的塵土。
1.塵霧。
2.喻抑郁之氣。
1.語本《詩.邶風.終風》﹕"終風且霾。"又﹕"終風且曀。"后以"霾曀"指蔽天的灰塵或云翳。
2.喻社會政治黑暗。
①購買置辦一嫗善烹調,一仆善買辦|買辦雜貨。②殖民地半殖民地國家中為外國資本家在本國市場上服務的中間人和經理人。在舊中國,指外國資本家在華設立的商行、公司、銀行等所雇用的中國經理。
1.見"買辦資產階級"。
1.殖民地﹑半殖民地國家里,勾結帝國主義并為帝國主義侵略政策服務的大資產階級。買辦資產階級依靠帝國主義,跟本國的封建統治勢力也有極密切的聯系。在舊中國,買辦資產階級掌握政權,發展成為官僚資產階級。
1.雇船。
1.科舉時代,報子買通試吏,獲知黃榜名次,搶先報喜,以圖厚賞,謂之"買報"。
1.詞牌名。即《摸魚兒》。
1.謂以金錢代替派征的實物。
1.猶言買來的。
1.指請人占卦以問兇吉。
1.購買某物,來補足缺額。
1.方言。要買的東西不短缺。
1.即苦荬菜。又稱荬菜﹑苦菜。
1.買通人出首作證。
2.招惹出;引起。
1.見"買船"。
1.載酒游春。一說,買酒。
2.舊時春日游樂的一種活動。
1.科舉考試時代親友給落選者提供的酒食費。
1.猶買路。
1.宋熙寧四年(公元1071年)正月,宋神宗趙頊要買浙燈四千馀盞,并令減價收買;因此市場上的燈盡數拘收,禁止私賣。蘇軾上書切諫,指出"百姓不可戶曉,皆謂陛下以耳目不急之玩,而奪其口體必用之資。"并說"內帑所儲,孰非民力",希望神宗于放燈﹑游觀苑圃﹑宴好賜予之類,務從儉約。見蘇軾《諫買浙燈狀》。
1.謂買進糧食。
1.古代置于墓中的地契。用石﹑磚﹑鐵﹑木等刻寫。內容是記死者所買墓地的四至﹑價錢﹑證人和不許侵占等語。
1.買各種物品。
1.見"買櫝還珠"。
1.猶言賣劍買牛。
1.出錢以求在水道上通行。
1.舊時指富豪出錢長時間獨占妓女。
2.花錢為妓女贖身并經官府批準落籍。
3.謂人或物被買后,斷絕與原主的關系。
4.獨占;占盡。
1.謂行賄后可以不遵守法令。
1.雇船。
1.猶販賣。
1.買主,買進的一方。
1.謂暗中行賄,多領官府放賑的錢糧。
1.胡扯,瞎說。
1.高利貸的一種。放債時規定,到期不還,利息加倍。利上加利,越滾越多,如驢翻身打滾,故名。
2.用黍面﹑豆粉等制成的一種甜食品。
1.舊稱趕驢的人。
1.比喻極壞的心腸。
1.猶驢鳥。
1.古代的一種酷刑。
1.傳說中初生驢駒口中所含的肉狀物。婦人帶之增媚,故名。
1.古代的一種馬球運動。因在驢上擊鞠,故稱。
1.見"驢臉瓜搭"。
1.臉長而板著。形容臉色陰沉或不高興的樣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