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猶訾呵。
1.討飯的人;乞丐。
2.求人。
1.唐馮贄《云仙雜記》卷十"有商人過清湖,見清湖君,君問所須,商曰'但乞如愿。'君許之,果得一婢,如愿即其名也。商有所求,悉能致之◇因正旦,如愿晩起,商人撻之,走入糞壤中不見。今人正旦,以細繩系綿人投糞掃中,云乞如愿。"后用為典故。
1.古代以作官為委身事君,故稱請求辭職為乞身。語本《史記.張儀列傳》"今齊王甚憎儀,儀之所在,必興師伐之,故儀愿乞其不肖之身之梁,齊必興師伐之。"
1.請求出兵援助。
1.乞討食物。
2.方言。討飯的人。
1.比丘的別稱。
1.請求寬恕。
1.給予別墅。語出《晉書.謝安傳》"安遂命駕出山墅,親朋畢集,方與玄圍棋賭別墅。安常棋劣于玄,是日玄懼,便為敵手而又不勝。安顧謂其甥羊曇曰'以墅乞汝。'"
1.復姓。唐代有乞四比羽。見《新唐書》。
1.猶乞討。
2.化緣。
3.索取。
1.猶乞食者。
1.索取。
2.求乞。
1.求乞。
1.討取頭錢。
1.請求辭職。
1.指京官請求到地方任職。
1.北魏稱通事人。
1.請求辭職。
1.舊時官吏請調往故鄉任職。
1.見"乞兒相"。
1.自請辭去官職。
1.盛德之行。
1.盛業。
1.擇優選取。
1.猶博學。
1.豐功。
1.繁盛綿延。
1.晉李毅,字茂彥,淹通有智識,與以清尚見稱的李重同為王戎所選,任吏部郎,各得其所◇因以"茂彥"指代優異之士。
1.盛業;偉績。
1.才德出眾。亦指才德出眾的人。
1.豐功偉績。
1.鴻圖,嘉謀。
1.努力育養。語出《易.無妄》"先王以茂對時育萬物"高亨注"茂讀為懋,勉也,努力也。"
1.昌盛安樂。
2.猶茂育。豫,通"育"。繁榮滋長。
1.花木茂美的苑囿。
2.古苑名。又名長洲苑。故址在今江蘇省吳縣西南◇也作蘇州的代稱。
1.舊時對縣官的敬稱。
1.猶卓著。
1.忝受官爵。
1.方言。猶冒犯,沖撞。
1.方言。輕率,魯莽。
1.猶假冒。
1.謂無勛德而受恩寵。
1.無功而居其位。
1.見"冒天下之大不韙"。
1.謂不當受而受。
1.梵語bodhisattva的譯音。或譯為"菩提薩埵"。即菩薩。
①地下開采中,上部礦巖層自然塌落的現象。是由于開采后,原先平衡的礦山壓力遭到破壞而造成的。采煤工作中有時有計劃地放落上部煤層,也稱為冒頂”。②冒名頂替哥哥冒頂弟弟應考。
冒犯褻瀆(多作謙詞)冒瀆尊嚴。
1.亦作"冒瀆"。
2.冒犯;褻瀆。多用作謙詞。
1.假冒通過。度,通"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