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猶博學。
1.一直思念。
1.謂抑制庸俗的世風。
1.鎮壓平定。
2.謂安撫。
1.鎮壓禁閉。
1.見"鎮臺"。
1.鎮壓討伐。
1.鎮守統轄。
2.清代軍隊編制中"鎮"的長官。也稱統制。
1.同"鎮綏"。
1.見"鎮帷犀"。
1.亦作"鎮幃犀"。
2.掛在帷帳四角防止牽動的犀角。語出唐杜牧《杜秋娘》詩﹕"虎睛珠絡褓﹐金盤犀鎮帷"。
1.鎮守捍衛。
1.安撫慰問。
1.謂使眾人鎮定。
2.舊時巫術用以禁制邪惡的東西。
1.猶止息。
1.指用犀牛角制的用具。
1.定心﹐靜心。
1.即土星。我國古代以為土星每二十八年運行一周天﹐好像每年坐鎮二十八宿中的一宿﹐故名。
①壓制;壓服今諸軍已至,足以鎮壓外內,愿無以為慮|鎮壓暴亂|進行鎮壓。②處決罪大惡極的罪犯。
1950年7月和10月,中共中央、國務院和最高人民法院分別發出了鎮壓反革命活動的指示,12月起在全國開展了大規模的鎮壓反革命運動。打擊的重點是土匪、特務、惡霸、反動黨團骨干和反動會道門頭子等五個方面的反革命分子。到1953年運動取得全面的勝利。經過這次運動,基本上肅清了大陸上殘余的反革命勢力,維護了社會的安定。
1.見"鎮壓"。
1.整夜﹐通宵。
1.鎮守治理。
在貴州省東部、c022K上游,湘黔鐵路橫貫。為中國歷史文化名城。向為貴州東部交通和物資集散中心。人口215萬(1993年)。境內山青水秀,有著名的c022Q羧峽和青龍洞、中元洞、中元禪院等名勝古跡。特產陳年道茶和苗族、侗族刺繡。
1.壓榨。
1.壓住。
1.舊時的一種迷信行為。謂用法術或符箓﹑器物驅除邪鬼﹐以安定家宅。
1.抑止。
壓住書紙使不飛動的文具,多以金屬、石頭等制成大理石鎮紙|放下稿子,用鎮紙壓住。
1.猶莊重。
2.猶威重。亦指具有權威的人物。
1.猶長存。
1.方言。集鎮。
1.震動﹐顯赫。
1.也叫地震波。由于地震而產生的向四外傳播的震動。震波主要由橫波﹑縱波組成。人工爆炸產生的震波可以幫助探礦。
1.顯揚﹐表露。
1.驚恐或使驚恐。
1.惶懼慚愧。
1.驚異。
1.抖動。
2.因驚懼而顫栗。
1.皇儲﹐太子。
1.嚴厲迅疾。
1.使驚懼。
1.猶言膽顫心驚。
1.古代印度稱中國為震旦。
1.震動。
1.亦作"震蕩"。
2.動搖﹐搖蕩。
3.流離遷徙。
4.動蕩不安。
1.驚愕悲悼。
1.指太子之德。
1.電閃雷鳴。
2.喻盛怒。
3.喻隆隆的車聲。
1.震顫﹐抖動。
2.驚駭﹐驚恐。
1.亦作"震疊"。
2.震動﹐恐懼。
3.使震驚﹐恐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