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宗族旁支。
1.前往拜望。
過濾把煎好的藥用紗布~一下。
1.支取錢物超過其應該領取之數額。
1.指過付賄賂。
1.臨河房屋懸于河面部分的樓屋。
1.透露;泄露。
使流體通過濾紙或其他多孔材料,把所含的固體顆粒或有害成分分離出去。
途中經過某個地方我是個~的人,對這兒的情況不了解。
1.檢閱簿錄。
2.把一個本子上的文字抄寫在另一個本子上。
1.旅客。
1.違反規定。
1.過頭話;過分的言論。
1.草名。即苦丁。
1.指皇帝乘騎,由宦官備馬并牽來交獻。
1.唐時方鎮廳事名。
1.舊時酒飯館里招呼食客的堂倌。
1.溝通的水道。
2.詩文中承前啟后貫通上下的段落。
1.亦作"過謾"。
2.騙過;瞞過。
1.見"過瞞"。
1.指追交租糧的日子。
1.經過家門而不回家。形容忠于職守,公而忘私。
唱段或歌曲的前后或中間,由器樂單獨演奏的部分,具有承前啟后的作用。
1.過錯,不明事理。
①有機體對某些藥物或外界刺激的感受性不正常地增高的現象藥物~。②過于敏感你不要~,沒人說你壞話。
1.與實際不相副之名聲。
1.錯誤的贊譽;不合實際的贊譽。
1.謂行事失當。
1.切磋琢磨。
1.磋磨盤問。
1.錯誤的謀劃。
1.謂書一經看過就能記住。極言記憶力強。
明年這孩子~該上學了。
1.猶過片。詳"過片"。
1.下彩禮。
1.舊時民俗。
1.舊俗人死后每七天舉行一次吊祭儀式。一般七次或五次而斷七。
超過期限~作廢。
1.謂傳送氣息以交配。
1.亦作"過愆"。
2.過失;錯誤。
1.代為他人收受賄賂而從中獲利。
2.方言。付款。
1.過活;打發日子。
1.由此調轉入另一調。
1.迷信風俗,"做七"時的一種儀式。
1.見"過河拆橋"。
1.猶言過河拆橋。
1.古時讀書人所戴的軟帽。因其帽頂拱起如橋,故稱。
1.有所失誤和相迫太急切。
2.過分急切。
3.過分密切。
1.超過實際情形。
2.超越常情。
1.過早求得。
2.過分地求取。
1.戲曲名詞。南曲曲牌除引子﹑尾聲外,統稱為"過曲"。如《牡丹亭.驚夢》以《繞池游》﹑《步步嬌》﹑《醉扶歸》﹑《皂羅袍》﹑《好姐姐》﹑《尾聲》六個曲牌為一套,除引子《繞池游》和末曲《尾聲》外,都屬于過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