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一時;短時間之內。
1.指秋日熟透泛紅的果實。
1.秋日的鴻雁。古詩文中常以象征離別。
2.古琴曲。最早見于《神奇秘譜》。全曲分三十六段﹐每段均有標題和歌詞﹐是篇幅最長的琴曲之一。此曲以飛翔凌空的秋鴻為喻﹐抒寫懷才不遇﹑自命清高者的心情。
1.立秋以后。
2.指秋收以后。
1.本謂秋收后結算賬目。比喻待到事后再對反對自己的一方進行清算處理。
1.春秋魯人﹐婚后五日﹐游宦于陳﹐五年乃歸﹐見路旁美婦采桑﹐贈金以戲之﹐婦不納。及還家﹐母呼其婦出﹐即采桑者。婦斥其悅路旁婦人﹐忘母不孝﹐好色淫佚﹐憤而投河死。事見漢劉向《列女傳.魯秋潔婦》◇以"秋胡"泛指愛情不專一的男子。
1.秋胡之妻。詩文中常用以為節義烈女的典型。
1."秋胡戲妻"的歇后語。指妻。
1.秋花。
2.指菊花。
1.秋日的思緒情懷。
1.秋至。
1.草木至秋而枯黃。亦指秋天枯黃的草木。
1.古代以葦膜燒制的灰置于律管中以候氣﹐至某一節氣﹐則灰從中飛出。秋灰﹐指秋季從中飛出的灰﹐謂秋已至。
1.秋日的陽光。
2.喻年長﹐老成。
1.秋日的昏暗景象。
1.秋季的大火星。
2.秋天的螢火。
1.秋季收割莊稼。
1.秋草。棘﹐草木之有刺者。
1.秋季的政事。
1.秋末。
2.一年四季的第三季﹐當農歷七月至九月。
1.秋季的祭祀。
1.秋日雨后天晴。
1.猶秋實。
1.一種御馬的技藝。
2.指難以學成的道術。
3.法駕﹐皇帝的車馬。
1.秋季的莊稼。
1.秋季朝見天子。
1.即秋貢。
1.秋日計時的漏箭。借指秋時。
1.秋日的鳴蟲。多指蟋蟀。
1.秋季講學。
1.《周禮.考工記.弓人》"為弓取六材必以其時﹐六材既聚﹐巧者和之。干也者以為遠也﹐角也者以為疾也﹐筋也者以為深也﹐膠也者以為和也……凡為弓﹐冬析干而春液角﹐夏治筋﹐秋合三材。"鄭玄注"三材﹐膠﹑絲﹑漆。"賈公彥疏"干﹑角﹑筋須三材乃合﹐則秋是作弓之時。"后因以"秋膠"指弓弩或射藝。
1.秋日的號角聲。
1.指農歷八月十五日中秋節。參見"中秋"。
2.指農歷九月九日重陽節。
3.泛指秋季。
1.秋試中式。
1.猶秋試。
1.古代諸侯秋季朝見天子。
1.猶金井。陵墓。
1.秋季里。
1.見"秋徑"。
中國故事片。青年電影制片廠、銀都機構有限公司1992年攝制。劉恒編劇,張藝謀導演,鞏俐、雷恪生主演。懷孕六月的秋菊,因丈夫被村長踢傷下身要討個說法,一直把官司打到縣法院。不久,秋菊難產臨危,村長不計前嫌,抬擔架幾十里送她去醫院。秋菊兒子彌月之日,村長因犯傷害罪被拘留。
1.即秋貢。
1.唐代舉子落第后寄居京師過夏課讀﹐其間所作詩文稱為秋卷。
1.舊時于秋季處決犯人。
1.秋季舉行的科舉考試。
1.猶夏課。科舉時代﹐士人習舉業的課卷。
2.秋季的賦稅。
1.秋日枯萎的枝葉。
1.猶秋聲。
1.秋日的蘭草。
1.秋日山林的煙靄霧氣。
1.秋日的藍草﹐經加工﹐可染織物。
1.秋日的水波。
2.指秋風吹落的枯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