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①副詞。略微些微有點頭痛。②一點兒些微薄禮。
1.相傳為南北朝時善于釀酒的人。
小說家,散文家。北京人。1938年參加延安文藝工作團。建國后參加過抗美援朝斗爭◇曾任中國作協副主席、文化部副部長、總政文化部部長。著有短篇小說集《五臺山下》、《政治委員》、《無敵三勇士》等,散文集《紅瑪瑙集》、《芳草集》等。
詩人,語言學家。名復,字半農,江蘇江陰人。早年參加《新青年》編輯工作◇旅歐留學,獲法國國家文學博士學位。1925年回國,任北京大學教授。所作新詩多描寫勞動人民的生活和疾苦,語言通俗。作品有詩集《揚鞭集》、《瓦釜集》,以及《半農雜文》、《中國文法通論》、《四聲實驗錄》等。
京韻大鼓演員。原名毅民,河北深縣(今深州)人。初在農村說唱木板大鼓,后到天津,先后師從宋五、胡十、霍明亮。從其他曲種和戲曲藝術中吸取養料,依照北京語音創造了京韻大鼓。嗓音宏亮清脆,唱腔豐富多變,世稱劉派”。代表作有《長坂坡》、《大西廂》等。
1.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輕詆》"﹝桓公﹞顧謂四坐曰諸君頗聞劉景升不?有大牛重千斤,啖芻豆十倍于常牛,負重致遠,曾不若一羸牸。魏武入荊州,烹以饗士卒,于時莫不稱快。"后因以"劉表牛"謂大而無用之物。
中國無產階級革命家。四川平昌人。1920年赴歐洲勤工儉學。1922年與周恩來等發起成立旅歐中國少年共產黨,同年轉入中國共產黨。曾任中共旅歐總支書記。1923年去莫斯科東方大學學習。1926年回國,任馮玉祥部第二集團軍總政治部主任。1930年去江西中央革命根據地,曾參與策劃寧都起義。1934年中央紅軍長征后,留在贛南堅持斗爭,任贛南軍區政治部主任。1935年在突圍中負傷被俘,在獄中堅貞不屈,寫下《帶鐐行》等詩篇,在江西大庾(今大余)犧牲。
1.晉劉伶曾仕建威參軍,因稱劉參軍。南朝宋顏延之《五君詠》詩之三題名《劉參軍》。
唐代詩人。字文房,河間(今屬河北)人。天寶年間進士。曾任長洲縣尉,兩次遭貶謫,官終隨州刺史。工于五言,自詡為五言長城”。有《逢雪宿芙蓉山主人》等名篇。有《劉隨州詩集》。
南宋詞人。字會孟,號須溪,廬陵(今江西吉安)人。景定年間進士。官至臨安府學教授,曾參加抗元,宋亡后隱居不仕。詞多懷念故國之作。明人輯有《須溪集》。
1.東漢會稽太守劉寵將內遷為大臣,山陰縣有五﹑六老人各贈百錢為他送行。劉寵難拂眾意,只受每人一錢◇用為稱譽廉吏的典實。
1.宋代畫家劉益的美稱。
1.明末劉綎﹑杜松的并稱。劉杜在遼地與清兵激戰,壯烈犧牲。
建筑歷史學家。字士能,湖南新寧人。留學日本,畢業于東京高等工業學校(今東京工業大學)。曾任職于中國營造學社。建國后歷任南京大學、南京工學院教授、建筑系主任,建筑科學院建筑歷史理論研究室副主任兼南京分室主任。中科院學部委員。著有《中國住宅概說》、《蘇州古典園林》、《中國古代建筑史》等,有《劉敦楨文集》(四卷)。
近代民主革命烈士〓南常德人。參加同盟會◇投入湖北新軍,任文學社評議部長〓北革命軍總指揮部成立后任參議。武昌起義前夕,因漢口機關遭破壞,被捕就義。為武昌三烈士”之一。
1.三國時吳下邳人。傳說他能檄召鬼神,后與妻樊云翹同入四明山仙去。
1.漢代術士。傳說能驅鬼﹑辟谷。
圖書館學家。字衡如,江蘇南京人。曾留學美國,獲哲學博士學位。1925年回國,先后主持金陵大學圖書館、北平圖書館編纂部等。建國后,歷任北京大學圖書館學系主任、北京圖書館研究員。著有《中國圖書分類法》、《中國書史簡編》等。
1.亦稱"劉海"。
2.五代燕山人,名操,字昭遠,以號行。道教全真道祖師。初事燕主劉守光為丞相。一日,道人正陽子來謁,說清靜無為之法,并索雞卵十枚,累金錢上。蟾驚呼"危哉!"道人說"居榮祿,履憂患,其危殆甚!"海蟾悟,棄官歸隱,后仙去。見《神仙通鑒》。民間多繪作仙童狀,前額垂發,手舞錢串,騎蟾背上。俗稱"劉海"。
畫家,美術教育家。武進(今江蘇常州)人。1912年創辦中國第一所上海圖畫美術院(上海美術專科學校前身),并任校長。1928年和1933年兩度赴歐洲考察。建國后歷任華東藝術專科學校校長、南京藝術學院院長、全國政協常委。作品有畫集《黃山》、《海粟國畫》,論著《黃山談藝錄》、《中國繪畫上的六法論》等。
湖北大悟人。1931年參加中國工農紅軍。1935年加入中國共產黨。曾任紅軍第十五軍團敵工部科長、八路軍一二九師司令部秘書主任、第二野戰軍第十一軍政治部主任。建國后,任第一海軍學校副校長兼副政委。1958年畢業于蘇聯伏羅希洛夫海軍學院◇歷任國防科委副主任、解放軍副總參謀長、海軍司令員。1987年后任中共中央軍委副主席、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軍委副主席。1992年當選為中共第十四屆中央政治局常委。1988年被授予上將軍銜。
魏晉時數學家。公元263年注《九章算術》九卷。用割圓術推算圓面積公式,首先建立了計算圓周率的科學方法,并求出π≈157/50(=314)和π≈3927/1250(=31416)。另撰《重差》一卷,因其中首題是測量海島,后以《海島算經》傳世;《九章重差圖》一卷,已失傳。
1.藥草名。多指菊科植物奇蒿的全草。寄奴原為南朝宋高祖劉裕小名。據《南史.宋武帝紀》載,劉裕首得此草,曾用以治愈金瘡。,后人因稱之為"劉寄奴"。
黃河上游梯級電站之一。在甘肅蘭州以西。大壩高147米,庫容612億立方米。電站裝機容量1225萬千瓦,年發電量57億千瓦小時。1974年建成。
1.漢代劉向﹑賈誼的并稱。
南宋文學家。初名灼,字潛夫,號后村居士,莆田(今屬福建)人。官至工部尚書兼侍讀。為江湖派詩人中的重要作家。詩作內容豐富,但有粗淺的弊病。又能詞、散文。有《后村先生大全集》。
1.五代劉仁恭善挖掘地道攻城,因得"劉窟頭"之號。
2.謂身死入土。
西晉詩人。字越石,中山魏昌(今河北無極)人。官至并州刺史,長期與匈奴貴族劉曜、劉聰對抗◇兵敗,投奔鮮卑貴族段匹fc32#被殺。代表作《重贈盧諶》及《扶風歌》、《答盧諶》等詩,慷慨悲涼。明人輯有《劉越石集》。
1.《晉書.祖逖傳》載祖逖與劉琨同寢,祖中夜聞荒雞鳴,蹴醒劉琨,起而舞劍◇以"劉琨舞"喻志士奮發之情。
1.瀏覽,泛觀。
1.指南朝宋武帝劉裕。
2.指漢武帝劉徹。
3.指漢高祖劉邦。
4.指三國蜀先主劉備。
5.指東漢劉晨。相傳劉晨和阮肇入天臺山采藥,為仙女所邀,留半年,求歸,抵家子孫已七世。 6.借指情郎。 7.唐劉禹錫《元和十年自郎州承召至京戲贈看花諸君子》詩"玄都觀里桃千樹,盡是劉郎去后栽。"此為禹錫自稱,后因以"劉郎"指禹錫。
1.傳說中善于馴龍的人。
西晉沛國(今安徽淮北一帶)人,字伯倫。竹林七賢”之一。曾任建威參軍。愛好老莊哲學,作品以《酒德頌》最有名。
1.見"劉伶酒"。
1.《晉書.劉伶傳》"劉伶字伯倫,沛國人也……常乘鹿車,攜一壺酒,使人荷鍤而隨之,謂曰'死便埋我。'"后以"劉伶酒"﹑"劉伶鍤"為縱酒放達的典實。
1.即晉代的劉伶。亦稱"劉參軍"。
1.唐劉禹錫﹑柳宗元的并稱。
1.晉代劉琨﹑盧諶的并稱。
1.宋代劉克莊﹑陸游的并稱。
1.傳說中滅蝗保穡之神。指宋劉锜。宋景定四年,旱蝗,上敕劉锜為揚威侯天曹猛將之神。敕云"飛蝗入境,漸食嘉禾,賴爾神靈,剪滅無余。"蝗遂殄滅。見羅振玉《俗說》引朱坤《靈泉筆記》。
2.傳說中滅蝗保穡之神。指元劉承忠。承忠元末駐守江淮,會蝗旱,督兵捕逐,蝗殄滅殆盡◇元亡,自溺死,當地人祠之,稱之曰劉猛將軍。見《畿輔通志.祀典》。
1.明孝宗時戶部尚書劉吉的綽號。
1.東漢劉晨和阮肇的并稱。相傳永平年間,劉阮至天臺山采藥迷路,遇二仙女,蹉跎半年始歸。時已入晉,子孫已過七代◇復入天臺山尋訪,舊蹤渺然。見南朝宋劉義慶《幽明錄》。元雜劇中有王子一撰《誤入桃源》,即用其事◇用為游仙或男女幽會的典故。
2.劉伶﹑阮籍的并稱。劉阮,魏晉時人,以縱酒放達著稱。
1.見"劉三妹"。
1.亦稱"劉三姐"。
2.傳為唐代著名的壯家女歌手,善唱山歌,有"歌仙"之稱。
小說家∮北通縣(今屬北京)人。北京大學肄業。曾任中國作協理事、《中國鄉土小說》叢刊主編。著有短篇小說集《青枝綠葉》、《中秋節》,中篇小說集《瓜棚柳巷》,中篇小說《蒲柳人家》,長篇小說《春草》等。
1.漢橫吹曲名。原為人名。
1.牡丹花品種之一。
1.北魏劉芳的美稱。
1.漢高祖劉邦創制的一種竹皮冠。
1.《舊唐書.劉祎之傳》"父子翼,善吟諷,有學行……性不容非,朋僚有短常面折之。友人李伯藥常稱曰'劉四雖復罵人,人都不恨。'"后以"劉四罵人"謂用俏皮淺露的語言罵人。
1.即唐代詩人劉長卿。他曾任隨州剌史,因稱劉隨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