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宋代劉克莊﹑陸游的并稱。
1.唐宋學士院申報三省所用文書的名稱。
1.請教;稟告。
1.具文呈報。
2.舊時公文的一種。用于下級對上級或平行機關之間。
1.猶問及。
1.咨詢;商酌。
1.召問應對。
1.《論語.堯曰》"堯曰'咨,爾舜!天之歷數在爾躬。'"邢昺疏"咨,咨嗟;爾,女也……故先咨嗟,嘆而命之。"后常以"咨爾"用于句首,表示贊嘆或祈使。
1.咨詢訪問。
1.嘆服。
1.訪問;當面請教。
1.猶問候。
1.嘆詞。猶嗟乎。
1.商略謀劃。
①嘆息側身西望長咨嗟|費、尤二人俱咨嗟長嘆,復以酒酬西伯。②贊嘆四坐咨嗟稱快|三將細看了形勢,嘆羨咨嗟。
1.見"咨且"。
1.謂斷決。
1.詢問查考。
1.咨詢求教。
1.議論;商討。
1.嘆美;贊美。
1.嘆息憐恤。閔,憫。
1.《尚書》記堯舜任命或詢問臣工,句首多冠以"咨",故后世以"咨命"指天子之命。
1.咨謀。
1.討論商酌。
1.猶裁決。
1.猶稟報。
1.亦作"咨趄"。
2.猶豫徘徊貌。
1.具文呈請。
1.猶訪求。
1.嘆息嘲諷。
1.嘆賞;贊嘆。
1.贊嘆述說;稱道。
1.謂移文保送。
1.嘆息。
1.贊嘆玩賞。
1.嘆惜。
1.舊時公文的一種。多用于同級官署或同級官階之間。
2.指某些國家的元首向國會提出的有關國事情況的報告。
1.咨詢;請教。
2.猶問候。
1.感嘆;贊嘆。
征求意見咨詢機關|提供咨詢|他是這方面的專家,你有什么問題盡管咨詢。
1.見"咨牙露嘴"。
1.亦作"咨牙倈嘴"。
2.齜牙咧嘴。形容生氣﹑痛苦的樣子或作怪模樣。
1.詢問疑難。
2.嗟嘆詫異。
舊時指供咨詢的參謀人員以永華為咨議,馮錫范為侍衛,引兵至臺灣。
清政府預備立憲時設立的地方咨議機關。1909年在各省設立。選派的議員多為地方官紳和資產階級上層分子,任期三年。該局只能提出建議供地方督撫采納,不能監督地方行政。武昌起義時,許多咨議局曾策動獨立。
1.嗟嘆怨恨。
1.問難質疑。
1.謂載入官牒。
1.嘆息;嘆息聲。
咨詢商議陛下亦宜自謀,以咨諏善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