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見"小婿"。
1.細碎的根須。
1.胡須和眼睛。
1.星宿名。二十八宿之一﹐北方玄武七宿的第三宿。有星四顆,位于織女星之南。
1.梵語subhūti的音譯。或譯為"須浮帝"﹑"須扶提"﹑"蘇部底"等。意譯為"善現"﹑"善見"﹑"善吉"﹑"空生"等。古印度拘薩羅國舍衛城長者鳩留之子,出家為釋迦牟尼十大弟子之一,以"解空第一"著稱。
2.對年高德劭之僧的尊稱。
1.超過,勝過。
1.須臾,片刻。
1.求取。
1.見"須句"。
1.雖然。
1.同"須髯"。
1.亦作"須?"。
2.絡腮胡子。
1.胡須又長又硬,怒張如戟。形容外貌威武。
1.花蕊。
1.戲曲腳色名。即老生。
1.些須時間;短時期。
2.等待時機。
1.必須;定要。強調某種情況。
2.本是。
3.總是;終是。
1.復姓。見《左傳.莊公十七年》。
1.索取;勒索。
2.必須,須要。
3.一定,必定。
1.即流蘇。用五彩羽毛或絲線制成的穗子,常用作車馬﹑帷帳等的垂飾。
1.梵語sudh?的音譯。指甘露。
1.見"須陀洹果"。
1.梵語srot?panna的音譯。意譯為"預流"﹑"入流"。謂預入圣者之流。聲聞乘四圣果之一,斷除三界中的見惑,即證此果位。
1.代赭石的別稱。見明李時珍《本草綱目.金石四.代赭石》。
1.亦作"須夏"。
2.等待寬暇。猶言放寬時間。
1.見"須暇"。
1.猶少許。
1.少許;少量。
1.猶逍遙。優游自得貌。
1.定要;需要。
1.猶言一定要。
1.即黃麾須仗。宋代殿庭儀仗之一。其規模較半仗為小。用于冊立皇太子或冊封皇后。參閱《宋史.儀衛志一》。
1.像胡須般細長的梗枝。
1.必須知道;應該知道。
2.見"須知冊"。
3.應用文體之一。對所從事的活動必須知道的事項,多用作通告或指導性文件的名稱。
1.謂親近寵幸。
1.奸邪小人或僥幸者進身的門戶。
1.猶言承蒙。常用為客套語。
1.僥幸免禍;僥幸避免。
1.謂望其勉力。
1.謂僥幸于萬一之民。亦指不務正業而得過且過之人。
1.希圖僥幸成名。
1.寵愛親近。
1.謂以諂媚而得寵信的奸邪小人。
1.謂因幸運而偶然遇合。
1.運氣。
1.猶言迎合,投其所好。
1.指帝王寵幸的貴臣。
1.寵幸偏袒。
1.猶幸虧;有幸。
1.帝王寵幸的佞人。
1.猶言承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