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精微要妙。
1.斜掛。
1.側斜的影子。
1.漢字偏旁名稱。"玉"字作偏旁,位在左方,俗稱"斜玉兒",又稱"斜玉旁"。
1.即斜玉兒。詳"斜玉兒"。
1.偏垂的發髻。
1.西斜的落月。
2.喻女子的眉毛。
1.傾斜。
1.側看,南朝梁劉孝標《自江州還入石頭》詩"前望蒼龍門,斜瞻白鶴館。"
又稱斜拉橋”。用通過或固定在橋墩塔架上的若干斜索吊住主梁的橋梁。由斜索、塔墩和主梁組成。斜索采用高強度鋼絲繩(或鋼纜),梁身用預應力混凝土或鋼材制成。特點是梁身高度小、橋下凈空大、用料較省、便于施工。適用于建造大跨度橋梁。
1.光線從側面照射。
2.斜陽。
1.和諧親近。
2.謂按韻排比。
1.詼諧論辯之才。辨﹐通"辯"。
1.詼諧地論辯。
見基波”(332頁)。
1.亦作"諧鬯"。
2.和諧流暢。鬯﹐通"暢"。
1.見"諧暢"。
1.指樂工。
1.打趣的稱呼。
1.戲謔之辭。
1.和順。
1.妥當。
1.詼諧戲謔。
2.和諧協調。
1.合于音律法度標準。
1.猶依附。
2.諧和比附。
1.新風氣;新風尚。
評劇演員。原名楊淑敏,天津人。女。十三歲學評劇,演青衣、花旦。曾任中國人民解放軍總政治部評劇團副團長。演唱甜潤清脆、富有華彩。擅演劇目有《花為媒》、《楊三姐告狀》、《劉巧兒》等。著有《新鳳霞回憶錄》。
1.新近歸服。
2.新的衣服。
1.稱新娘子。
2.稱弟妻。
3.稱兒媳。
4.尊者稱卑者之妻。
5.卑者對尊者稱自己的妻;在人前謙稱自己的妻。 6.已婚婦女對公婆﹑丈夫及夫家長輩﹑平輩親屬謙卑的自稱。 7.泛指婦人。
1.竹名。
1.新近歸附。
2.指新近歸附的人。
3.新近附入。宋徐鉉校改《說文解字》﹐凡經典相承及當時所用而本書未載之字﹐皆補錄于每部之后﹐別題曰"新附"。清王鳴盛《蛾術編》有《說字.新附》。
1.新法。
2.詩文的新格調。
英國弗蘭西斯·培根著。書中批判了經院哲學的觀點,認為人是自然的解釋者。還較全面而詳細地分析、論述了歸納方法,為歸納邏輯奠定了基礎。
1.新立的功勛。
2.新的成效。
1.新建的宮室或宗廟。
2.《詩.小雅》逸篇名。
1.稱剛結婚或結婚不久的女子。
1.新女婿。
1.比喻對新來的人﹑新做的事最初幾天興趣很大﹐但未必能持久。
18世紀50年代至19世紀初流行于西歐的美術樣式。它力求恢復古典美術(主要指古希臘羅馬藝術)的傳統,追求古典式的寧靜,重視素描,強調理性。代表人物有法國畫家大衛、安格爾等。
1.新收獲的谷物;新成熟的谷物。
1.新與舊。
2.指新來的人與故有的人。
3.指新交與故友。
1.同"新陳代謝"。
1.謂新近死去丈夫。
1.即海關。清末稱舊有征收國內貨物稅的關卡為常關;在通商口岸設立征收國境進出口稅和商船噸稅的稅關為海關﹐又稱"新關"。
1.后夫;新夫。對故夫而言。
2.新郎。
3.新上任的官吏。
1.新郎。
1.謂官員新上任﹐總要裝腔作勢﹐以顯威風。亦謂官員剛上任時﹐常要做幾件事以表現自己的才干和改革時政的決心﹐過后也就一切如舊。
1.方言。新郎。
1.新建的館舍。
2.初臨的館舍。
1.新意。
1.新鮮的光彩。
2.新風光;新氣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