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心里平靜;沒有顧慮坦然無事|坦然處之。
1.解下佩帶的飾物。
2.佩是古代文官朝服上的飾物,因謂脫去朝服辭官為"解佩"。
3.《漢書.龔遂傳》載宣帝任遂為勃海太守,其地因歲饑,多盜劫。遂到任后,勸民務農桑,民有持帶刀劍者,使賣劍買牛,賣刀買犢◇因以稱賣牛務農為"解佩"。
1.解送發配。
1.解送犯人或貨物的公文。
解除職務,不再聘用。
1.猶解剖。
2.謂用某種法術將另一種法術破除。
1.失魂落魄。
1.見"解典鋪"。
1.下馬。
2.會騎馬。
消除心中的氣憤。
1.當錢。
1.猶押送。
2.遣散。
1.猶解嘲。
1.猶離心。
1.解送錢票。
1.見事高明,通解理趣的人。
1.謂使人歡笑。
1.免職;停職。
1.消磨時日。
①集合的人分散開隊伍~后,大家都在操場上休息喝水。②取消(團體或集會)。
1.古代的一種束發形式。
1.古代的一種束發頭巾。
1.舊時謂祭煞神以免除兇厄。
1.謂免除徭役。
1.猶酬神。祈神還愿。
2.月中善神。
1.解送審訊。
1.通曉事理。
2.免職。
1.唐姚崇任中書舍人時精明能干,時號"解事舍人"。
1.辭官侍養。
1.科舉時代唐宋州府舉行的考試,即明清的鄉試。
一種翻譯程序。能將用解釋性高級語言(如basic語言)編寫的源程序翻譯成目標程序。逐句翻譯源程序,且可邊翻譯邊執行。
解手1(~兒)排泄大便或小便。 解手2 [jiě∥shǒu]〈書〉分手。
1.見"解手尖刀"。
1.解腕尖刀。
1.解元。
解下印綬。指辭去官職解綬還鄉。
1.知書。
1.猶解除。
1.消暑;解除暑熱。
1.官署。
1.脫落,散開。喻綱紀廢弛解體。
1.蕎麥結實時期所下之雨。
1.熟識水性。
1.猶解祠。
押送(財物或犯人)。
1.排泄大小便。
1.解除吃素之戒,開葷。
1.見"解惰"。
1.消除災禍。
1.東漢陳蕃任豫章太守時,不接待賓客,只有南州高士徐穡來時特設一榻,徐穡走后即懸掛起來。又任樂安太守時,亦曾為郡人周璯"特為置一榻,去則縣之"。事見《后漢書.徐穡傳》,又《陳蕃傳》◇以"解榻"為熱情接待賓客或禮賢下士之典。
1.閑適而舒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