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地勢較高的寬闊平地◇用為地名。
1.謂永志不忘。極言感念。
1.馬嚼子和馬韁繩。
2.指馬匹。
3.喻法令。
1.署有官銜的名片。
1.心懷凄愴。
1.強忍著不使淚水淌出來。
1.指受馬嚼子約束。
1.猶言銜石填海。
1.謂飲酒。
1.謂面帶嬉笑。
1.見"銜石填海"。
1.《山海經.北山經》"炎帝之少女名曰女娃。女娃游于東海,溺而不返,故為精衛,常銜西山之木石,以堙于東海。"后因以"銜石填海"比喻為實現既定目標,堅韌不拔地奮斗到底。
1.奉命出使。
1.猶逢霜。
1.心懷思緒。
1.猶銜冤,含冤。
2.指訴冤。
1.口穿繩索。《孔子家語.致思》"枯魚銜索,幾何不蠹;二親之壽,忽如過隙。"后以"銜索"為不得孝養父母之典。
1.猶銜勒。馬嚼子。
1.忍住哭泣,含著眼淚。
1.指馬嚼子。
1.銜淚,含淚。
1.口含馬嚼子。
2.某些電器中放在電磁鐵兩極中間的鐵塊或鐵片。
1.心懷痛苦。
1.馬嚼口。
2.職稱;官銜。
1.《春秋合誠圖》"黃帝游玄扈雒水上,與大司馬容光等臨觀,鳳凰銜圖置帝前,帝再拜受圖。"又《尚書中候握河紀》"堯即政七十年仲月甲日至于稷,沈璧于河,青云起,回風搖落,龍銜馬圖,赤文緑色,自河而出,臨壇而止,吐甲回遰。甲似j,廣九尺,有文,言虞﹑夏﹑商﹑周﹑秦﹑漢之事,帝乃寫其文藏之東序。"后以"銜圖"為仁君在位之典。
2.銜環圖報。
1.口含泥土。
2.古代臣下請求死罪的一種表示。
1.謂充滿威武之氣。
1.銜尾。謂前后相連接。銜,馬嚼子;尾,馬尾。
1.官銜,職位。
1.心懷嫌隙。
1.連接著弓弦。
1.猶符合。
1.馬的嚼口和韁繩。謂制馭,駕馭。
1.心懷辛酸。
1.猶銜木。
1.口含胡須。東漢溫序為隗囂別將茍宇所拘劫,堅強不屈,拒絕投降。宇賜劍使自裁。"序受劍,銜須于口,顧左右曰'既為賊所迫殺,無令須污土。'遂伏劍而死。"事見《后漢書.獨行傳.溫序》◇因以"銜須"表示臨難不屈﹑大義凜然。
2.口含胡須。一種憤怒的表示。
1.含哀;心懷憂傷。
2.父母死后守喪。
3.蒙受冤屈。
4.關懷,顧恤。
1.承受教誨。
1.謂籠罩著云氣。
1.見"銜耀"。
1.亦作"銜曜"。
2.猶銜燭。亦指銜燭照耀。傳說西北幽冥之處,日光不到,有神龍銜燭照耀之。事見《楚辭.天問》﹑《山海經.大荒北經》﹑《淮南子.墬形訓》。
1.懷著勇氣。
1.《韓非子.說林下》"鳥有翢翢者,重首而屈尾,將欲飲于河,則必顛,乃銜其羽而飲之。"后用為相助之典。
1.猶銜璧。
2.鑲嵌著玉。
含冤,有冤無處申銜冤悲泣|負屈銜冤。
1.亦作"銜冤"。
2.含冤。謂冤屈無從申訴。
1.心懷冤枉,身受委屈。
1.心懷怨恨。
1.猶銜杯。
1.感念知遇之恩。
1.奉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