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地位重要﹑實力雄厚的藩鎮。
說的不是真心話心術不正者往往言不由衷。
1.言論與謀略。
1.言語錯誤。
1.猶言說。
1.指責。
1.謂法令一經宣布﹐就嚴格執行。多用于布告。
1.話剛出口﹐禍患就降臨頭上。
1.見"言出禍從"。
1.用言語表達或傳授。
2.說話。
3.方言。捎話。
1.謂一面用言語進行傳授﹐一面在行動上以身作則。指言行起模范作用。
1.猶吭聲﹐吭氣。
1.說話或寫文章時所用的詞句。
2.指言論。
1.說話或寫文章時所用的詞句。
2.言論。
1.言談之間。
1.講的話﹑出的主意﹐都聽從采納。
1.見"言聽計從"。
1.見"言行計從"。
1.談論﹔說。
2.指議論為政之道。
1.用語言來闡揚德教。
1.言官的職位。
1.說話顛三倒四。
1.言辭合適。
1.說定。
1.言行。
1.指始發之言。
1.晤面交談﹔應對。
2.指不用典故的對偶句。
1.話說多了一定有失誤。語本《鬼谷子.本經符》﹕"言多必有數短之處。"
1.話多易出問題﹐以致言行不一﹐使品行受損害。
1.見"言多傷行"。
1.見"言而無信"。
1.亦作"言而不信"。
2.說話不講信用。
1.說話守信用。
1.同"言出禍從"。
1.謂言論正直而行為圓滑。
1.謂言行為人表率。
1.謂言行高潔。
1.說的話不被采納。語出《論語.衛靈公》﹕"君子不以言舉人﹐不以人廢言。"
1.用委婉的語言示告。
1.謂以言服人。
1.指詔書。
1.古官名。指宗伯之屬。
1.說話不知輕重﹐沒有分寸。
1.訴訟﹔控告。
1.據君王言辭寫成的文告。
1.謂陳述功績。
1.看。言﹐助詞。
1.諫官。
1.回歸。言﹐助詞。《詩.周南.葛覃》﹕"言告師氏﹐言告言歸。"一說為我歸。毛傳﹕"言﹐我也。"
2.《詩.周南.葛覃》有"言告言歸"之句﹐因以"言歸"指《詩.葛覃》篇。
1.同"言歸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