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殘留的文字。
2.死者生前的題字﹑文稿等。
3.脫漏文字。
1.古代以象骨制作用于解結的錐狀用具。
1.大老婆。
2.大兒媳婦。
1.棕別人喜事之詞。
1.謂結果比原來希望的更好﹐因而感到特別高興。
1.大型的戲曲。戲的角色行當齊全﹐情節復雜。
2.方言。指京劇。
3.紹興的地方戲之一。包括高調班(文班)及亂彈班(武班)。
1.指大的系統。
2.把某個方面的材料系統匯集﹐以便讀者全面了解情況或查檢所需資料的書﹐有時稱為"大系"﹐如《中國新文學大系》。
1.指名氣大的俠客。
1.古時天子﹐諸侯宗廟祭禮之一。集遠近祖先的神主于太祖廟合祭。
1.謂高遠的上空。
1.大缺點;大過失。
1.周代"六舞"之一。相傳本為夏禹時代的樂舞。
2.指夏季。
3.古國名。音譯巴克特里亞(bactria)﹐也叫希臘·巴克特里亞王國。我國漢代稱之為大夏。
4.古城門名。在洛陽﹐魏明帝所造。
5.國號。東晉十六國之一。匈奴族赫連勃勃所建﹐也稱夏﹐為吐谷渾所滅。 6.國號。隋末農民起義軍領袖竇建德稱王后﹐國號稱大夏。 7.國號。宋時黨項族李元昊國號亦稱大夏﹐史稱西夏﹐為蒙古成吉思汗所滅。 8.大廈。
1.指漢經學家夏侯勝。
1.高大的房屋。
2.今亦用作高樓之名。
1.喻情勢危急﹐頻臨崩潰。
1.見"大廈將顛"。
1.尊稱仙人。民間稱"狐仙"為大仙;亦以稱其它動物成"精"者。
2.指佛。
1.基本的行為準則。語本《論語.子張》"大德不逾閑。"
1.見"大弦"。
1.亦稱"大弦戲"。
2.戲曲劇種。流行于山東西南部和河南滑縣一帶。淵源于元明以來中原地區的俗曲小令﹐部分劇目﹑曲調同柳子戲近似﹐但風格較粗獷﹐當地民間有"粗弦子﹐細柳子"的說法。也保存了一些高腔﹑青陽﹑羅羅等古老腔調。伴奏樂器以三弦為主﹐笙笛為輔。
1.才德超群的人。
1.周代"六舞"之一。相傳本為堯時的樂舞。又稱"咸池"。
2.傳說中的山名。
充分顯示某種才能或本領優越的社會制度給人民提供了大顯身手的環境。
1.充分顯示出奇的本領。
1.山名。在山東省臨胊縣東南﹐即穆陵關﹐舊稱齊地天險。東晉劉裕攻南燕慕容超﹐南燕大將公孫五樓謂宜斷據大峴﹐堅壁清野﹐以絕晉軍之資﹐超不從。即此山。見《宋書.武帝紀上》◇泛指險關。
2.山名。在安徽省含山縣﹐又名赤焰山。南北朝時與小峴并為軍爭之地。
壽數大限有終。也指死期大限將至。
1.清代地方官員對總督或巡撫的稱謂。
1.明代稱從三品巡撫為大憲臺。詳"大都憲"。
1.謂獻捷于祖廟。
2.豐厚的供獻。
1.在今河南開封市。本北齊大建國寺﹐天保六年建﹐后廢。唐為歙州司馬鄭審宅﹐旋施僧重建寺。唐睿宗以舊封相王﹐賜額改名相國寺。宋至道二年重建﹐題名大相國寺。僧房散處﹐而中庭兩廡可容萬人﹐每月開放五次﹐為買賣貨物之大市場。金章宗﹑元世祖﹑明太祖時相繼重修。明末為河沙淤沒。清順治重建﹐乾隆重修﹐題名古汴名藍。參閱宋孟元老《東京夢華錄.相國寺內萬姓交易》﹑宋高承《事物紀原.真壇凈社.相國寺》﹑明李濂《汴京遺跡志》卷十。
徑門外的路。庭堂外的地。形容彼此大不相同或極不一致他父子倆都是畫家,但創作風格大相徑庭。
1.古時父母喪后兩周年的祭禮。《儀禮.士虞禮》"又杘而大祥,曰薦此祥事。"鄭玄注"又,復也。"賈公彥疏"此謂二十五月大祥祭,故云復杘也。"漢魏以來時君行喪皆以日易月﹐皇帝﹑皇太后﹑皇后死后﹑二十五日或二十四日即舉行大祥祭禮。唐韓愈《順宗實錄五》"以日易月,抑惟舊章,皇帝宜三日而聽政,十三日小祥,二十五日大祥,二十七日釋服。"宋皇室行喪﹐小祥﹑大祥之禮皆舉行兩次。既以日為之﹐又以月為之。《續資治通鑒.宋神宗元豐八年》"今群臣雖易月而人主實行喪,故十二日而小祥,期而又小祥;二十四日而大祥,再期而又大祥。"參閱宋王溥《唐會要.服紀下》。
1.合祀先王的祭禮。
1.合祀先王的祭禮。
2.遍祭五方天帝。
3.謂天子宴飲諸侯來朝者。
4.指上級以酒食慰勞下級。
在三段論的結論中做謂項的概念。
1.《易》傳之一。以卦象為根據來解釋卦辭。
2.大道﹐常理。
3.猶天象。舊指日月星辰運行等天文現象﹐有時亦指氣象現象。
4.動物名。即象。
1.從象口中拔牙。比喻不好惹;惹不起。
1.一種巨大的木制象棋模型。進行棋賽時﹐將大象棋盤懸掛于壁﹐通過移動和懸掛棋子﹐反映雙方走子的情況﹐供觀眾觀看。常用于表演賽。
1.編管吹奏樂器名。其形參差象鳳翼。《爾雅.釋樂》"大簫謂之言。"郭璞注"編二十三管﹐長尺四寸。"邢昺疏引李巡曰"大蕭﹐聲大者。"一說二十四管﹐見《廣雅.釋樂》。
1.太白星的別名。
1.大與小;大或小。
2.指尊卑或長幼。
3.謂大小的程度。
4.偏指大或小。
5.猶多少。引申指情況。
1.偌大;多么。
1.指西漢今文經學家戴德與其侄戴圣。二人同受《禮》于后蒼,德傳《禮》八十五篇﹐稱《大戴禮》;圣傳《禮》四十九篇﹐稱《小戴禮》。見《漢書.儒林傳》。
2.指宋戴述﹑戴迅兄弟。二人并習程頤之學﹐時稱大小戴。門人合刊其文﹐稱《二戴集》。
1.指唐代詩人杜甫和杜牧。
1.指廣東南部珠江口的大虎山和小虎山。兩山相峙如門﹐稱虎門﹐為海防要塞。
1.舊時對人家女兒的敬稱。
2.特指長女。
1.即《大戴禮》﹑《小戴禮》。
1.宋代米芾﹑米友仁父子擅長書畫﹐世稱"大米"與"小米"﹐合稱"大小米"。
果樹果實產量在年際間出現明顯差異的現象。是果樹生長與結果、養分積累與消耗不協調的結果。
指三國魏后期詩人阮籍及其侄阮咸。兩人都名列竹林七賢”,世稱阮籍為大阮,阮咸為小阮。
1.即大山小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