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方正的人。
2.風雅之士。多指文人。
1.飛機夜航照相的閃光炸彈。
利用光學原理專門用于記錄被攝體靜態形象的設備。一般由機身、鏡頭、快門、感光片安放裝置以及取景器、調焦機構等組成。
使用照排機進行排版的技術。先按原稿制出穿孔信號紙帶、磁帶或軟磁盤,照排機即根據輸入信號通過字庫選字,由光機組合、陰極射線管掃描或激光掃描產生文字圖像,經電子計算機控制編排版面。
1.軍用飛機上記錄射擊效果的小型攝影機。
又稱超級現實主義”。20世紀60年代興起于美國的藝術流派。主張藝術的要素是逼真”和酷似”,反對藝術家離開客觀對象的任意發揮。畫家作畫大多利用或者臨摹照片,或用幻燈機將底片投射到畫布上,然后在投影上著色。作品尺幅巨大,注重表現生理細節。所作雕塑與真人一般大小,涂以膚色,配以衣服道具,極度逼真。代表人物有克洛斯、漢森等。
利用光電遙感器攝影而實現偵察地面目標的衛星。衛星選擇在150~280千米的近地軌道上,以獲取清晰的圖像。按信息送回地面方式分為兩類(1)返回型。將對地面攝影后的膠片存貯在衛星上回收容器中,回收容器脫離運行軌道返回地面;(2)傳輸型。利用光電成像原理偵察攝影,再把圖像信息記錄在磁帶上,在飛往地面臺站控制區時,再將圖像信息發送地面。
1.印相紙和放大紙的統稱。
1.同"照相"。
2.相片。
3.拍照。
1.古代風俗,于十二月二十四日或除夕點燈照床下,以驅除穢邪鬼怪,謂之"照虛耗"。
1.謂日照溫暖。
1.謂輝耀如雪光。
2.映著雪光讀書。語本晉孫康映雪讀書事。
1.猶耀眼。形容物體明亮或光度強。
1.查驗;勘合。
1.依照某種樣式。
2.照舊,仍舊。
1.古代入山修仙者,多背懸明鏡,謂可以祛山精鬼魅。見晉葛洪《抱樸子.登涉》◇以"照妖鏡"泛指能映現妖魔原形的寶鏡。
1.見"照耀"。
1.亦作"照耀"。
2.照耀;照射;為光芒所照射。
又稱常綠闊葉林”。亞熱帶濕潤地區的典型植被。葉子革質、具光澤,無茸毛,葉面向陽,故稱。主要分布在亞熱帶大陸東岸。亞洲以中國分布面積最廣。
1.謂光耀黑夜中。
1.駿馬名。產于古代西域,雪白而高大。
1.即照夜璣。
1.夜明珠。
1.螢的別名。
1.依照。
①配合;呼應互相照應|首尾照應|前后照應。②料理;照顧照應飲食|照應起居。
1.映照。
1.顧念養育。
1.當運。迷信謂碰到某種運氣。
1.依照規章。
1.明察貌。
2.光明;明亮。
1.見"照證"。
1.明察。
1.遵照實況,不繞彎子。
1.照耀;照亮;照見。
1.輝耀。
2.猶關照,施惠。
1.對準。
2.舊時公文用語。謂同意下級的請求。
1.炳輝;照耀。
1.即銅鏡。
2.燈的別稱。
1.指燒灼龜甲,以卜吉兇。
1.罩衣。
1.褂子﹑外套一類上衣的舊稱。
1.泛指捕魚的竹器。
1.泛指捕魚或捕鳥的竹器。
1.穿在袍子外面的大褂。
1.用竹子﹑蘆葦或明瓦搭成的天棚。
1.方言。即罩衣。
1.《詩.小雅.南有嘉魚》"南有嘉魚﹐焌然罩罩……南有嘉魚﹐焌然汕汕。"毛傳"罩罩﹐籹也;汕汕﹐樔也。"籹與樔都是捕魚的器具◇以"罩汕"泛指用漁具捕魚。
1.方言。套在衣袖外面的套袖。
1.也名罩褂。穿在短襖或長袍外面的單褂。
1.魚游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