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古代三孤所乘以五彩雕刻為飾的車。
通常指社會擺脫舊形態時所發生的變化,涉及社會經濟、政治、文化、心理等方面的整體變遷,并具有向更大范圍擴張的特征。
數理邏輯和應用數理邏輯而形成的邏輯系統。其基本特點是形式化,就是用一套特制的表意符號去表示概念、判斷、推理,獲得它們的形式結構,從而把對概念、判斷、推理的研究轉化為對形式系統中符號的研究。
文化派別。因1924年創辦《現代評論》周刊而得名。成員多系從英美歸來的留學生,政治態度和思想傾向不盡一致。曾因反對群眾的革命斗爭,受到魯迅批判。《現代評論》于1928年底停刊后,該派隨之解體。
按公司制要求建立的一整套企業管理制度。基本特征是產權清晰,權責明確,政企分開,管理科學∷心是按照獨立核算、自主經營、自負盈虧、照章納稅的要求,形成完善的企業法人制度和有限責任制度,在企業內部建立與市場經濟相適應的領導體制與管理制度。建立現代企業制度,使企業成為適應市場的法人實體和競爭主體,是中國國有企業改革的方向和目標。
散文集。阿英編。1935年出版。收周作人、朱自清、謝冰心、茅盾、郭沫若、魯迅等十六位作家的散文一百零四篇。有抒情散文、游記、隨筆、雜感、序跋,是一本反映五四新文化運動以來散文創作成就的選集。每位入選者的作品前有編者的短序,介紹其小品創作概況。
男子綜合性全能運動項目之一。包括障礙賽馬、擊劍(重劍)、手槍射擊、游泳、越野跑五項。奧運會比賽每天一項,連續五天賽完。根據各單項得分總和多少決定名次。
20世紀初在西方興起的、與古典芭蕾相對立的舞派。創始人為美國女舞蹈家鄧肯。其特征是擺脫古典芭蕾的程式,以自然的舞蹈動作,自由地表現思想和情感。
戲曲名詞。指以現代歷史和生活故事為題材的戲曲劇目。中國古代戲曲已有反映其當代生活的劇目,如元代的雜劇《竇娥冤》,明代的傳奇《清忠譜》,辛亥革命前后的京劇《潘烈士投海》等。今之現代戲,指反映五四運動以來的歷史和生活故事的戲曲劇目。
也稱現代新儒家”。相對于先秦儒學和宋明理學而言,以繼承儒學道統為己任,力圖用傳統儒家學說融合西學,從文化上探討中國現代化進程的學術思想流派。產生于20世紀20-30年代,60年代以來這一流派在臺、港等地區重新活躍,并有較大影響。
也稱現代派”或先鋒派”。19世紀末20世紀初以來西方國家出現的各種不同于傳統的文藝思潮與流派的總稱。包括新浪漫主義、象征主義、表現主義、立體主義、未來主義、達達主義、超現實主義、抽象主義、存在主義、結構主義、荒誕派等。主張以非理性原則主宰創作過程,開掘人類的內心世界,表現潛意識、夢幻、性本能,以反傳統的姿態標新立異。
為咨詢業提供理論和方法的應用科學。主要研究現代咨詢的特點、功能、分類、服務對象、咨詢程序、咨詢方法及其規律,以及咨詢人員的素質和咨詢心理等。
1.現在,如今。
1."現行反革命"的簡稱。稱我國解放后進行反革命活動的人。
1.佛教所稱佛或菩薩在人間顯現的化身。
可以當時交付的貨物。
期貨交易”的對稱。交易成交后買賣雙方即行交割的方式。賣方在成交后,應即將貨物交付買方;買方應即付款或在賣方的同意下延期付款。初只指商品實物的交易,現泛指一切資產包括有價證券、外匯等金融資產在內的交易方式。
1.指維摩詰顯病身說佛法事。
1.現在,如今。
1.即現款。也指可取現金的支票。
2.銀行庫存的貨幣。
轉帳支票”的對稱。存款人用以向開戶銀行提取現金或交收款人自行向銀行領取現金的票據。支票的一種。按照我國銀行結算辦法和現金管理規定,企事業、機關、團體等單位,只能在允許使用現金的范圍內使用現金支票。
1.佛教語。現實的境地。
1.目前的局面。
1.此時,此刻。
1.方言。指即刻就能到手的外快。
1.可以當場交付的貨幣。
1.目前的狀況。
棉花果枝上出現肉眼可見三角形(約3毫米大小)花蕾的現象。是棉花從營養生長進入生殖生長的標志。棉花一般在出苗40-45天后開始自下而上、由內而外出現花蕾,7月中、下旬大量現蕾、開花。油菜和煙草主莖頂端出現綠色花蕾時亦稱現蕾。
1.古印度因明學和佛教用語。量為度量決定之意,現量指感覺器官對事物的直接反映。猶直覺。
1.暴露;現出。
1.方言。謂現成的路子,即老路子。
1.現款。
1.現在的年齡。
1.猶賣弄。有意表現。
1.時興,時樣。
1.出現于眼前。
2.眼前,目前。
1.現款。
1.現今,如今。
1.方言。"好"的隱語。
1.謂神﹑佛﹑菩薩顯出種種身形。
2.出現;露面。
3.現世之身。
用親身經歷遭遇為例證,向別人進行勸導或宣傳現身說法很能教育人。
1.佛教語。今生。指人在生之日。
1.現在;此刻。
1.現報。
當前存在的客觀事物;符合客觀實際的希望變成現實|建議合乎客觀現實|現實生活。
亦稱生活美”。與藝術美”相對。指未經藝術加工的、客觀存在于現實生活中的美。包括自然美和社會美。
見可能性與現實性”(26頁)。
文學藝術的基本創作方法之一。主張客觀地觀察現實生活,按照生活的本來樣式精確細膩地描寫現實,真實地表現典型環境中的典型人物。歐洲現實主義文學的發展,大體分為兩個時期。19世紀30年代至60年代是現實主義文學產生、發展時期。代表人物有法國的巴爾扎克,英國的狄更斯,俄國的果戈理、別林斯基、車爾尼雪夫斯基等。60、70年代至20世紀初是現實主義文學由繁榮趨于衰落的時期。此時西歐現實主義文學作品的力量已開始削弱,而在俄國卻有很大發展,產生了屠格涅夫、奧斯特洛夫斯基、托爾斯泰、契訶夫等。在文學藝術史上,與浪漫主義同為兩大主要思潮。
①現在這一輩子現世經├|現世遭遇。②供現代人恥笑活現┦潰現世寶。
1.指不成器的人。
1.猶現報。
2.詈詞,謂現世即得惡報的壞人。指倒霉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