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出現于眼前。
2.眼前,目前。
1.警惕貌。
2.憂傷貌。
3.親近貌。
1.憂傷的容色。
1.蟾蜍的別名。
2.駝背。以蟾蜍四足據地,無頸。不能仰視,故喻。
3.比喻諂諛獻媚的人。
4.俳優。
1.外戚小子。
1.疾速。
1.猶戚里。
1.憂愁與歡樂。
1.猶休戚。憂愁和歡樂;禍福。
1.憂戚的言詞。
1.猶戚容。憂傷的容顏。
1.古兵器。即斧鉞。
1.親戚情誼。
1.憂傷的心情。
1.近裔。
1.皇室宗親。
1.亦作"戚媋"。
2.姻親。
1.憂傷。
1.親戚朋友。
1.親黨的援助。
1.斧和鉞。
1.外戚的旁支。
1.親屬;親戚。
1.親族,外戚。
1.見"萋斐"。
1.花紋錯雜貌。語本《詩.小雅.巷伯》"萋兮斐兮,成是貝錦;彼譖人者,亦已大甚!"孔穎達疏"《論語》云'斐然成章。'是斐為文章之貌,萋與斐同類而云成錦,故為文章相錯也。"后因以"萋斐"比喻讒言。
1.草名。青葙的別名。見明李時珍《本草綱目.草四.青葙》。
1.指讒言中傷。
1.語本《詩.小雅.巷伯》"萋兮斐兮,成是貝錦;彼譖人者,亦已大甚!"后因以"萋錦"比喻讒言。
1.草木盛貌。
2.凄涼而凝。
①形容草木茂盛芳草萋┹攏綠林萋萋。②形容云盛的樣子萋萋巫峽云。
1.草木茂密貌。
1.蔭蔽;深密。
1.盛貌。
1.茂密;蔭蔽。
1.謂從今天早上至第二天早上。
1.時間和路程。
2.時候。
1.期望;等待。
1.商業上通用定期取貨物或錢款的單據。
1.法度;限度。
1.猶命分。
1.亦作"杘服"。
2.齊衰為期一年的喪服。舊制﹐凡服喪為長輩如祖父母﹑伯叔父母﹑未嫁的姑母等﹐平輩如兄弟﹑姐妹﹑妻﹐小輩如侄﹑嫡孫等﹐均服期服。又如子之喪﹐其父反服﹐已嫁女子為祖父母﹑父母服喪﹐也服期服。
1.有馀。
1.亦作"杘功"。
2.古代喪服的名稱。期﹐服喪一年。功﹐按關系親疏分大功和小功﹐大功服喪九月﹐小功服喪五月。亦用以指五服之內的宗親。
1.謂官吏任職期滿﹐由他人接替。又稱瓜代﹑瓜期。典出《左傳.莊公八年》"齊侯使連稱﹑管至父戍葵丘﹐瓜時而往﹐曰'及瓜而代。'"
1.猶機遇。
1.會晤交談。
1.約期聚集。
2.指期限。
3.機緣;機會。
4.一定的時間。
5.謂在規定的期限內實施政令。多指有關朝廷或官府的財物出入。
約定期限交付的貨物。
也稱期貨經紀公司”。在期貨市場上代客戶買賣期貨合同并以其手續費為主要業務收入的組織。客戶買賣期貨合同,要向期貨公司繳存一定額度的保證金。有的期貨公司也可以其自身的資金參與期貨交易。
現貨交易”的對稱。商品交易所中以期貨合同形式買賣的方式∠同規定賣主把某種商品在將來某一時間和地點交給買主。期貨交易參加者大致有兩種人一是為了套期保值的目的,避免成交的商品因價格變動而遭受損失;另一是買者和賣者都是預期價格上升或下跌,而在兩次交易中謀取差額利益的買空賣空投機者。世界上許多國家允許進入期貨交易的領域不只限于商品實物,也包括金融資產如有價證券、外匯、商業票據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