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亦作"消爍"。
2.消減;減損。指事物由多變少,由大變小,由盛而衰。
3.消亡;消融。
4.消耗;消磨。
1.爭強;爭勝。
1.過于懸殊。
1.競相逞美。
1.爭辯;爭吵。
1.競呈美艷。
1.謂發憤向上,有所作為,給親朋或自己增添光彩。
猶爭論”這個提法引起了爭議。
1.援引事例以諫諍。爭,通"諍"。
1.謂波濤回旋激蕩。
1.能直言規勸的朋友。爭,通"諍"。
1.爭辯。
1.猶爭辯。
1.戰斗;戰爭。
1.爭競,夸張。
1.爭奪政權。
1.比較知識。
2.猶怎知。
各執己見,互不相讓爭執不休|解決爭執。
1.爭逐官職。
2.爭奪職能。
1.爭位次。
1.爭奪帝位﹑王權。重,重器。
1.爭競,競逐。
1.能直言規勸父母的兒子。
1.爭吃。
2.吵嘴。
1.怔忪,驚慌貌。
1.猶征馬。指旅行者所乘的馬。
1.猶征戍。
1.征召鹽。
1.征召授官。
1.征收辦理。
1.征服。備,通"服"。
1.謂征聘。
1.謂征用人力并考校其服役成績。
2.稱征收錢糧而比較其多寡之數。
1.指古代婚禮行納征禮時男方送給女方的禮物。
又稱辟除”『代高級官員選用屬員的制度。中央行政長官如三公、地方官如州牧、郡守等官員,可自行征聘僚屬,任以官職。東漢時直接征聘名望之士擔任中央高級官員,亦稱征辟。
1.馬鞭。因用其驅馬行進,故稱。
1.特征,表象。
2.猶揭示,體現。
1.征調軍隊。
2.謂征集百姓服兵役。
3.指被征入役的兵士。
1.征收剝削。
1.召捕。
1.征收的稅款。布,貨幣。
1.驗證材料。
1.招聘簡拔。
1.駕車遠行的馬。亦指旅人遠行的車。
1.上古主管典籍之官。《莊子.天道》"由聞周之征藏史有老聃者,免而歸居,夫子欲藏書,則試往因焉。"陸德明釋文"司馬云'征藏,藏名也。'一云'征,典也。'"成玄英疏"﹝征藏史﹞猶今之秘書官,職典墳籍。"后特指老聃。春秋時思想家,道家創始人。姓李名耳,字伯陽。
1.征收漕糧。
1.貨物稅與貨物存儲稅。
1.謂征召諸侯朝聘。
1.遠行人乘的車。
1.路上揚起的塵埃。
2.指旅途中所染的灰塵‖有勞碌辛苦之意。
3.戰斗時揚起的塵土。
4.借指戰爭。
1.征途;行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