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見"餼廩"。
1.謂擔任官職。
1.猶戶口。
1.猶踐踏;摧殘。
1.謂天子親耕籍田的儀式。
1.征收田稅。
2.收取籍田所種谷物。
1.登記錄用。
1.籍沒和強取。
1.登記征用馬匹。
〈書〉登記并沒收(家產)。
1.列入名冊。
1.宋時將欠戶的產業按高價沒入官府折還欠錢謂之籍納。
1.東晉和南朝凡在官役者﹐戶口均列入黃籍。黃籍中登記的服官役的年限稱為籍年。
1.即戶籍牌。
1.籍沒和充軍。
1.指籍田中種植果木瓜菜的園地。
1.斂取。
1.斂取﹐征收。
1.編入軍籍。猶入伍。
1.假設;如果。
1.盛大;盛多。
1.唐代文學家張籍和皇甫湜的并稱。兩人都是韓愈的學生。
1.謂用書籍代替臥席。喻迷于詩書之中。
1.征收租稅。
1.犯罪被籍沒致死。
1.藉田。古代天子﹑諸侯征用民力耕種的田。相傳天子籍田千畝﹐諸侯百畝。每逢春耕前﹐由天子﹑諸侯執耒耜在籍田上三推或一撥﹐稱為"籍禮"﹐以示對農業的重視。亦指天子示范性的耕作。
1.文籍圖書。
1.猶籍戎。
1.削籍。官吏被革職﹐在官籍中除名。
1.盛大的聲譽。
1.謂登記戶口﹑田地﹑賦稅等的簿冊。
1.東晉和南朝時將服官役者的姓名﹑年限載入用黃紙書寫的戶籍總冊﹐謂之籍注。凡入黃籍者可免征役。
1.謂編造名冊奏上。
1.猶鷑騰。
1.飛翔貌。
1.鳥名。小黑鳥。又名祝鳩﹑駕犁﹑鐵鸚鵡等。
1.飛騰。
2.比喻仕途騰達。
1.猶飛舞。
1.高飛貌。亦用以比喻仕途騰達。
1.騎射術之一種。馳馬射柳。
1.壯武騰躍貌。
1.見"躥跖"。
1.見"幾案"。
1.猶怎樣;多么。
2.幾回;幾種。
1.機謀。
2.宋代一種奏議的文體。如蘇洵有權書﹑衡論﹑幾策二十篇。參閱宋蘇洵《嘉佑集》卷一。
1.舊時田宅買賣﹑典當或贈與所辦的過戶或轉移產權手續。
1.支付。
1.古代徭役制度的一種規定,應服役的人出錢入官,由官別雇人代為服役。
1.舊時買賣土地,由有關主管部門發給買主與賣主的田產過戶憑證。
1.超越官階。
2.唐制,門下省審核吏部﹑兵部六品以下的官員稱過官。
1.機車將列車拖運至某一路段后,即把列車卸下,由另一機車來拖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