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指腦袋。以腦袋代替拳頭撞擊他人,故稱。
1.收藏。
1.絹絲狀透明云幕。隔云可見日月輪廓。有時云體不顯,僅使天空帶乳白色。蔽日、月時,常有暈出現,往往是陰雨天氣的征兆。
書刊分卷的次序。
1.百合科。多年生草本。葉披針形?;ㄏ麓?,橘紅色,上有紫黑色斑點,向外反卷,故名。我國長江下游各地多栽培供觀賞?;ê枷阌?,可提取卷丹花浸膏。地下鱗莖似百合,可供食用,亦供藥用。參閱明李時珍《本草綱目.菜二.百合》﹑清吳其?!吨参锩麑崍D考.蔬.卷丹》。
1.謂僧人收拾自己的行裝離開寺院。
1.從地面席卷而過。形容勢頭迅猛。
1.猶卷次。
1.文件。
2.指批閱文件。謂官員從事公務。
1.書刊開端的部分。
又稱苓耳”。石竹科。多年生草本,有茸毛。葉對生。春季開白花。分布于中國北方及長江流域各地。全草入藥,能清熱解毒。
1.古代婦女向上卷曲其發以為飾。
1.謂壓倒,勝過。
1.含苞欲放的荷花。
1.語本《論語.衛靈公》"邦無道,則可卷而懷之。"劉寶楠正義"卷,收也。懷,與'褱'同,藏也……卷而懷之,蓋以物喻。"后以"卷懷"謂藏身隱退,收心息慮。
2.指包容。
3.退避,斂跡。
1.道路彎曲回旋貌。
1.亦作"卷跡"。
2.斂跡;退隱。
1.為白色無影,呈細波﹑小球或魚鱗狀的云塊。懲卷層云或卷云伴見。大半在多變天氣前出現。
1.卷起鎧甲,收起兵器。
1.卷起鎧甲,收起武器。謂停止戰斗。
1.謂行軍時輕裝疾進,保持肅靜,以利奇襲。
1.角蜷曲的牝牛。
1.忠誠貌;懇切貌。
2.零落貌;干縮蜷曲貌。
1.將大宗的錢全部帶上。
1.卷起或掀起簾子。
1.燈謎謎格之一。謎底為三個字或三個字以上,須倒過來讀以扣合謎面,如同簾子卷上又放下。例如,"三十比九",打一成語,正讀為"差之念一",倒過來就是成語"一念之差"。再如,"優秀倉庫管理員",打一物理學學科名,正讀為"理物能高",倒過來為謎底"高能物理"。
用許多條形鋁合金材料并排連接制成的門,開門時,門像竹簾一樣向上卷起。
1.古代冠內用以支撐而呈彎曲狀的橫脊。
1.領翻于外。古人認為是較原始的服式。
1.喻遠古無為之治。
1.拘攣。衰老背駝貌。
2.羊的別名。
1.全部奪取;掠取。
1.見"卷臠"。
1.亦作"卷攣"。
2.猶拳曲。
3.拘謹畏縮;束縛不伸。
1.方言。破口大罵。
1.帝王的禮服和禮帽。
2.謂服卷冕。
1.卷宗的封面。
2.試卷的封面。
3.指答卷的外觀。
1.書卷的末尾。唐白居易有《編集拙詩成一十五卷,因題卷末,戲贈元九﹑李二十》詩。
1.拆卷書脊。
1.堂前有兩山而無前后墻的敞軒。
1.我國傳統建筑雙坡屋頂形式之一。特點是兩坡相交處成弧形的曲面,無明顯屋脊。
1.風卷飛蓬。形容極輕快。
1.彎曲。
2.蜷縮,肢體彎曲。
1.蜷曲。
1.柔弱貌。
1.不開口;閉口不言。
2.星名。
3.喻邪佞之人。
4.把舌頭卷起來。
1.形容不發表意見。
1.即舌尖后音。指輔音的舌尖音中,舌尖和上顎前部接觸以形成對氣流的阻礙而發出來的音。又稱翹舌音。如漢語拼音字母中的zh﹑ch﹑sh﹑r。
把舌尖卷起來,使舌面和舌尖同時起作用而發出的元音,例如普通話中的er(兒、耳、二)。
1.亦作"卷葹"。
2.草名。又名"宿莽"。
1.見"卷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