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即檐楣。梠﹐設在檐口聯(lián)固椽端的橫板。
1.亦作"神蚮"。
2.具有靈性的蛇。古代神話﹑傳說認為蛇有靈性,能自身斷而復續(xù),且能興云致雨,故以神稱之。
1.古代祭祀社神的場所。
2.日本神道教祭神的場所。或稱神宮。原為各村落共行農(nóng)事儀禮處,后逐步發(fā)展為興建舍宇﹑神殿,按時祭神。
1.猶神仙。
1.鬼鬼祟祟,十分神秘。
1.精神不正常。
2.形容十分神氣。
1.祭神用的牲類。
1.形容崇高﹑尊貴,莊嚴而不可褻瀆。
2.帝王的尊稱。
3.泛指天神,神靈。
1.中醫(yī)對望﹑聞﹑問﹑切四種方法的別稱。語出《難經(jīng).神圣工巧》"望而知之謂之'神',聞而知之謂之'圣',問而知之謂之'工',切脈而知之謂之'巧'。"
1.謂不是人,而是神鬼所設計的。形容安排極為巧妙。
1.指古人占卜用的蓍草。
1.器局識見;精神智慧。
2.神志;精神意識。
3.神魂。
1.羅馬神話稱丘必特為愛神,其藝術(shù)形象為一帶有雙翼的小孩。常攜弓箭在空中飛翔,誰中了他的金箭就會產(chǎn)生愛情◇以"神矢"泛指愛情之箭。
1.原為《圣經(jīng)》中天使(angel安琪兒)的意譯。太平天國洪秀全《原道覺世訓》"皇上帝當初六日造成天地山海人物,已設有其神使千千萬萬,在天上任其派遣。"太平天國后期用作官名,地位在神將之下,詔書中常見。
1.見"神差鬼使"。
1.謂神明之世。古時對當代朝政的美稱。
1.謂祭神之事。
2.謂神仙之事。
1.謂不用眼睛察看,而靠精神感通一切。語出《列子.湯問》"唯黃帝與容成子居空峒之上,同齋三月,心死形廢;徐以神視,塊然見之,若嵩山之阿。"張湛注"神者,寂然玄照而已,不假于目。"
1.猶言魂飛魄散。
1.猶神情。
2.精神內(nèi)聚。
3.鱉的別稱。
1.神異之獸。
1.即神虎門。南朝宋建康都城宮門名。唐避高祖之祖父李虎諱改作神武門。
1.謂神明所授與。
1.見"神樞鬼藏"。
2.即天樞。北斗星座第一星。
3.中樞,樞紐。
1.謂神奇奧妙的兵書。
1.見"神運鬼輸"。
1.神奇莫測的法術(shù);仙術(shù)。
1.相傳一種具有神奇作用的樹木。
2.以稱婆羅樹。
1.謂神魂,心神。
2.猶神俊。多形容猛禽﹑良馬等姿態(tài)雄健。
3.精神爽快;心神開豁。
1.古指有神奇功效的靈水。
2.唾液的別稱。
1.比喻胡言亂語。
1.心神不定,意念凝。
1.神態(tài)或神情相似。
2.精神實質(zhì)上相似。
1.祭祀天神。
1.猶心驚。
1.肅敬貌。
1.指古代質(zhì)樸無華的精神。
1.快得出奇。
1.見"神算"。
1.亦作"神筭"。
2.神妙的計謀。
3.指準確推測,有先見。
1.精神與骨髓。比喻精粹。
1.神妙深奧。
1.后嗣的美稱。多稱君主。
1.指珍珠。
1.猶仙姿。神的容態(tài)。
2.神情態(tài)度。
3.神貌姿態(tài)。
1.祀神的高臺。多建于室外平地,后亦設在廟堂內(nèi)。
1.供神的處所。
2.中醫(yī)針灸穴位名。
1.桃梟的別名。即干結(jié)于樹,經(jīng)冬而不落的僵桃。
1.精神與肉體。
1.謂神與上天。
2.指天神。
1.英明的聽察力。
聲明: 本網(wǎng)站大部分資源來源于網(wǎng)絡或網(wǎng)友,僅供交流學習,如有侵犯了你的權(quán)益,請發(fā)送郵箱到feedback@deepthink.net.cn 本網(wǎng)站將在三個工作日內(nèi)移除相關(guān)內(nèi)容 刷刷題對內(nèi)容所造成的任何后果不承擔法律上的任何義務或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