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謂不用眼睛察看,而靠精神感通一切。語出《列子.湯問》"唯黃帝與容成子居空峒之上,同齋三月,心死形廢;徐以神視,塊然見之,若嵩山之阿。"張湛注"神者,寂然玄照而已,不假于目。"
1.考核技術(shù)。
1.在學校中工作的醫(yī)生。
1.即交椅。一種可以折疊的輕便椅子。
1.舊時對學校中工友的稱呼。
1.校勘增益。
1.檢閱,操演。
1.較量勇力。
1.學校的師生稱在本校畢業(yè)的人,有時也包括曾在本校任教職員的人。
1.校勘者的話。
1.校對工作者。
1.學校內(nèi)供休息﹑觀賞的園子。亦泛指學校范圍內(nèi)的地面。
1.計較怨仇。謂有怨仇必定報復。
①審閱校訂(書刊內(nèi)容)。②〈書〉檢閱~三軍 ㄧ~陣法。
1.猶指責。
1.閱兵校武。
2.猶交戰(zhàn)。
1.纏繞,糾纏。校,通"絞"。軫,通"絞"。
1.校勘證實。
1.學校的所在地。
1.考訂整理。
校訂并注釋。
1.考訂編輯。
1.校勘并付印。
1.校訂總合。
1.迅跑。
1.在左校服勞役『代對輕罪犯的懲罰方式之一。
1.泉名。在今湖南省道縣境內(nèi)。
1.猶言笑哈哈。
1.亦作"笑傲"。
2.謂戲謔不敬。
1.見"笑敖"。
2.嬉笑游玩。
1.猶言吟風弄月。形容心情悠閑自在。
1.謂態(tài)度嚴肅﹐難見笑容。語出《宋史.包拯傳》"立朝剛毅﹐貴戚宦官為之斂手﹐聞者皆憚之。人以包拯笑比黃河清。"
1.拍手歡笑。
被人用作取笑的資料傳為笑柄。
1.形容狂笑不止。
1.發(fā)笑。語本《谷梁傳.昭公四年》"軍人粲然皆笑。"范寧注"粲然,盛笑貌。"
1.指戲曲藝人在演唱時失笑。
1.微笑貌。
1.含笑嗔怪。
1.嗤笑﹐譏笑。
1.亦作"笑恥"。
2.鄙視和嘲笑。
1.見"笑里藏刀"。
1.喜笑之際。
1.猶笑資。
1.亦作"?悼"。
2.語本《詩.邶風.終風》"謔浪笑敖﹐中心是悼。"后謂既可笑又可哀。
1.《神異經(jīng).東荒經(jīng)》"東荒山中有大石室﹐東王公居焉……恒與一玉女投壺﹐每投千二百矯﹐……矯出而脫悮不接者﹐天為之笑。"張華注"言笑者﹐天口流火照灼﹐今天不下雨而有電光是天笑也。"后遂以"笑電"指閃電。亦為閃電不雨之典。
1.開玩笑;逗樂。
1.取笑的由頭;笑料。
2.笑。
1.猶笑柄。
1.謂嬉笑歌舞。
1.開口笑貌。
聲明: 本網(wǎng)站大部分資源來源于網(wǎng)絡(luò)或網(wǎng)友,僅供交流學習,如有侵犯了你的權(quán)益,請發(fā)送郵箱到feedback@deepthink.net.cn 本網(wǎng)站將在三個工作日內(nèi)移除相關(guān)內(nèi)容 刷刷題對內(nèi)容所造成的任何后果不承擔法律上的任何義務或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