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指佛。天為人所尊﹐佛更為天所尊﹐故稱。
1.見"一丘"。
1.一個區域。
2.表數量。指一塊田地。
3.表數量。指一所宅院。
4.一類;一團。
1.水流彎曲處。
2.猶一彎。
3.猶一隅。曲,局部,片面。
4.猶一縷。
1.一去之后就不再回來。語本《史記·刺客列傳》"風蕭蕭兮易水寒﹐壯士一去兮不復還。"后亦以稱人或事已成陳跡。
1.比喻一下擊中要害。
1.喻不辨事情真相,隨聲附和。
1.見"一犬吠形,百犬吠聲"。
1.見"一犬吠形,百犬吠聲"。
1.猶言一任(官職)。
2.一度樂終,亦謂一曲。
1.表數量。用于成群的人或動物。
2.古國名。《晉書.四夷傳.裨離等十國》"一群國去莫汗又百五十日,計去肅慎五萬余里。其風俗土壤并未詳。"
1.古代稱天子。亦為天子自稱。
2.一個人。
3.猶一體。
4.謂使全國之人齊心協力。
1.一人構成一班,沒有別人分工或輪換。常指一個人在一定范圍內兼做各種事情。
1.謂本無其事,但因傳說者多,大家就信以為真。
1.見"一人得道,雞犬升天"。
據王充《論衡·道虛篇》記載漢代淮南王劉安學道,道術之士爭獻奇方異術。劉安得道后舉家升天,畜產皆仙,犬吠于天上,雞鳴于云中”◇以一人得道,雞犬升天”比喻一人得勢,與之親近或有關的人也隨著發跡或升遷。多含諷刺意。
1.謂匹夫之勇,止足以敵一人。語出《孟子.梁惠王下》"夫撫劍疾視﹐曰'彼惡敢當我哉!'此匹夫之勇﹐敵一人者也。"
1.泉名。在南京鐘山絕頂。相傳泉僅容一勺,可供一人飲,故稱。然挹之不竭,自古視為勝處。
1.古諺語。比喻為將者善戰,其士卒亦必勇敢無前。
2.喻凡事為首者倡導于前﹐則其眾必起而效之。
1.謂滿堂之上,一人不樂,眾皆為之不歡。
1.清初李玉所作《一捧雪》﹑《人獸關》﹑《永團圓》﹑《占花魁》四傳奇的合稱。
1.《書.呂刑》"一人有慶,兆民賴之,其寧惟永。"孔傳"天子有善,則兆民賴之,其乃安寧長久之道。"后常用為歌頌帝王德政之詞。
1.好友;至交。謂親密如一人。
1.《意林》卷一引《六韜》"屈一人下,伸萬人上,惟圣人能行之。"《漢書.蕭何傳》"夫能詘于一人之下,而信于萬乘之上者,湯武是也。"一人,謂天子;萬人,謂百官。多指地位崇高權勢顯赫的大臣。
1.猶一工。謂一人一日的工作。
1.見"一身做事一身當"。
1.農作物成熟一次,引申為一年。
1.擔任官職期滿為一任。
2.聽憑。
1.完全依循。
1.語出《論語.先進》"魯人為長府,閔子騫曰'仍舊貫,如之何?何必鴽@?'"何晏集解引鄭玄曰"仍,因也。貫,事也。因舊事則可也,何眼_更改作。"后以"一仍舊貫"表示完全按照舊例。
1.一晝夜;一天。
2.一個白天。
3.猶昨日。
4.某日,過去的某一天。
5.他日。指將來的某一天。 6.整天;成天。 7.副詞。一旦。表示忽然有一天。 8.副詞。一旦。表示如果有一天。 9.謂短暫;一時。
1.謂雖暫時居住亦必修補墻﹑屋。
1.見"一日不作,百日不食"。
1.見"一日不識羞,十日不忍餓"。
1.謂一日不耕作,則百日無可食者。
1.謂短時的歡樂。語出《列子.楊朱》"凡彼四圣(指舜﹑禹﹑周﹑孔)者﹐生無一日之歡﹐死有萬世之名。"
2.指整天的樂趣。
1.形容升遷極快『焦贛《易林.履之節》"安上宜官﹐一日九遷﹐升擢超等﹐牧養常山。"原注"漢車千秋一日九遷其官。"漢蔡邕《讓尚書乞在閑冗表》"臣聞世宗之時﹐田千秋有神明感動﹐貞夢至言﹐以寤圣聽﹐昭發上心﹐故有一日九遷。"南朝梁任昿《為范尚書讓吏部封侯第一表》"雖千秋之一日九遷﹐荀爽之十旬遠至﹐方之微臣﹐未為速達。"亦作"一月九遷"。《東觀漢紀.馬援傳》"援與楊廣書曰'車丞相高祖園寢郎﹐@月九遷為丞相者﹐知武帝恨誅衛太子﹐上書訟之。'"一說﹐車千秋實無一月九遷為相之事﹐參閱宋王楙《野客叢書.千秋一日九遷》。
1.形容形勢發展極為迅速。
1.謂逐日積累,聚少成多。
語出《詩經·王風·采葛》一日不見,如三秋兮。”一天不見面,好像過了三年。形容思念殷切。
1.謂每天多次地自我反省。語出《論語.學而》"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
1.《詩.王風.采葛》"彼采艾兮,一日不見,如三歲兮。"后以"一日三歲"形容對人思念殷切。
1.見"一日萬幾"。
1.形容行動迅速,進展極快。
1.古諺。謂一日做了老師,就終生受到象父親一樣的尊敬。極言師徒情誼深厚。
1.一天一夜。
1.一晝夜。
1.謂年齡比別人稍大。語出《論語.先進》"子路﹑曾晰﹑冉有﹑公西華侍坐,子曰'以吾一日長乎爾,毋吾以也。'"
1.猶言一面之交。
1.謂一時放走敵人,將留長期禍患。
1.見"一戎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