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加﹑減﹑乘﹑除四種運算的總稱。
1.平民所居房舍。
1.編輯刪削。
按一定的次序編排。
1.編造湊合。
1.編入名冊。
2.編聯成牒。牒,小簡編成的冊。
編纂校訂~《唐宋傳奇集》。
①把分散的人、運輸工具等編成一定順序或某種組織形式。②軍事上指飛機、軍艦等按一定要求組成戰斗單位。
兩架或兩架以上的飛機按一定隊形編組或排列的飛行。通常是同型機編隊,必要時,也可不同機種混合編隊。在編隊飛行中,各機之間必須保持規定的距離、間隔和高度差。領隊的稱長機”。可用于攻擊、轟炸、偵察、空投、搜索、掩護、防御、空中攝影、檢閱、飛行表演、軍事演習和訓練等。
1.宋代官吏得罪,謫放遠方州郡,編入該地戶籍,并由地方官吏加以管束,謂之"編管"。此等刑罰亦有用于一般罪犯者。
按順序編號數新買的圖書~上架后才能出借。
1.編入戶籍的普通人家。
1.編在戶籍的平民。
1.編入戶籍的普通平民。
1.編輯纂集。
①對資料或現成的作品進行整理、加工~部ㄧ~工作。②做編輯工作的人。
1.新聞﹑出版等機構中主管編輯事宜的部門。
具有編輯功能的程序。能把存在計算機中的源程序顯示在屏幕上,然后根據需要進行增加、刪除、替換和聯結等操作。
1.蓋屋的茅苫。
1.書籍;史冊。
編①~毛衣ㄧ~魚網。
戲劇、電影等的劇本作者。
1.見"編欄"。
1.亦作"編攔"。亦作"編闌"。
2.謂設置障礙,加以阻攔。
3.猶言趕攔。
1.見"編欄"。
①編排他把文章輯在一起,~成書。②制定規程、計劃等,安排有關項目。
摘錄并編輯該書~嚴謹。
1.依次著錄之文。
2.編集著錄。
3.指編集著錄之書。
1.編成隊列的戰馬。
用預先規定的方法將文字、數字或其他對象編成數碼,或將信息、數據轉換成規定的電脈沖信號。編碼在電子計算機、電視、搖控和通訊等方面廣泛使用。
1.編入戶籍的平民。
1.編入戶籍的平民。
1.猶編集。
編制目錄新購圖書尚未~ㄧ本館編了目的圖書已有十萬種。
按史實發生或文章寫作的年、月、日順序編排~史ㄧ~文集。
1.編年體的史書。亦借指可以紀年的事物。
我國傳統史書的一種體裁,按年、月、日編排史實。如《春秋》、《資治通鑒》等就是編年體史書。
①按照一定的次序排列先后課文的~應由淺入深。②編寫劇本并排演~戲劇小品。
〈方〉夸大或捏造別人的缺點或過失;編造情節來取笑。
1.編列流配。
1.編結蓬草。古時簡陋之屋,編蓬以為門戶。亦指結草為廬。
2.指竹木結構的茅屋。為貧者所居。
1.編聯蒲葉以供書寫。《漢書.路溫舒傳》"﹝路溫舒﹞父為里監門,使溫舒牧羊,溫舒取澤中蒲,截以為牒,編用書寫。"后因以"編蒲"為苦學的典故。
改編并遣散編余人員。
古代打擊樂器,在木架上懸掛一組音調高低不同的石制或玉制的磬,用小木槌敲打奏樂。
1.編入戶籍的平民。
①編輯和審定~稿件。②做編審工作的人。
1.編列戶籍的平民之家。
1.著述;編輯。亦指著述或編輯之文。
1.編入其中。數,數內。
1.排列相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