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深遠的思慮。
1.猶功勛。
1.功業。
1.功勛,勛勞。
1.亦作"勛蔭"。
2.子孫憑借先輩功業而得到的官爵。
1.亦作"勛庸"。
2.功勛。
1.授給有功者的榮譽證章。
1.亦作"塤箎"。亦作"塤篪"。亦作"塤箎"。亦作"塤竾"。
2.塤﹑篪皆古代樂器,二者合奏時聲音相應和。因常以"塤篪"比喻兄弟親密和睦。
3.比喻互相呼應和配合。
4.借指兄弟。
1.見"塤篪"。
1.祭祀時祭品所發出的氣味◇亦用指祭祀。
1.指腥臊的食品。
1.喻威逼。
1.香草名。即蕙草,俗名佩蘭,又名零陵香。
1.謂修習禪業。
1.傳說中的神名。
1.猶威逼。
2.熾熱。
1.食品名。舊時于農歷二月初二所制的一種油煎餅。
1.亦作"熏耳"。
2.用火灼耳。古代酷刑之一。
和暖的南風或東南風熏風自南至,吹我池上林。
1.香熏的衣服。指樂妓。
1.謂以煙﹑氣等祛除邪穢。
1.腐刑。古代酷刑之一。腐刑,必熏合之,故稱。
1.點燃燈燭。謂夜以繼日。
1.即熏籠。
1.氣蒸騰貌。
1.亦作"熏赫"。
2.形容氣勢顯盛。
1.用煙火烘逼。
1.雄黃的一種。
1.發黃變暗。
1.夸耀。
1.熏香之火。
1.焚香齋戒。
1.熏陶浸染。
1.古代掘地熏穴以除狐鼠之害。引申為誅滅。
1.亦作"熏蒸"。
2.氣﹑味升騰或散發。
1.辛苦勞累。
1.亦作"熏籠"。
2.一種覆蓋于火爐上供熏香﹑烘物和取暖用的器物。
1.亦作"熏爐"。
2.用以熏香或取暖的爐子。
1.即熏陸香。
1.亦作"熏目"。
2.用火煙熏炙眼睛。
1.熏香沐浴。引申指梳妝打扮。
2.恩澤。
3.猶熏陶。
1.謂受某種氣體刺激而感到難受。
1.溫和貌;和順貌。
1.拒絕別人。
1.淺絳色的下衣。熏,通"纁"。
1.亦作"熏燒"。
2.煙熏火燒,以驅狐鼠。比喻懲處壞人。
3.一種烹調方法。指用木柴﹑木屑等的煙火灼炙食物。
1.焚熏草以取香。
人的思想行為因長期接觸某些事物而受到好的影響在老師的熏陶下,同學們學習更刻苦了。
1.熾盛貌。
1.用煙火驅除。比喻徹底鏟除。
1.形容氣勢極盛。
2.形容氣味濃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