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熾盛貌。
1.包裝詩稿的封套。
1.同"詩帙"。
1.詩情。
1.謂詩作工于描繪景物﹐讀之如置身圖畫之中。
1.一種文字游戲之作。其方法為任取意義絕不相同的兩個詞﹐或嵌字﹐或分詠﹐創作五言或七言詩兩句﹐以湊合自然﹐對仗工整為上。相傳拈題后以寸香系縷上﹐綴以錢﹐下承盂﹐火焚縷斷﹐錢落盂響﹐雖佳作亦不錄。故名。見清徐兆豐《風月談馀錄》。
1.題上詩的卷軸。
1.竹名。因葉大而堅厚﹐可代箋寫詩﹐故名。
1.詩作的主人﹐詩人。
1.詩的標準﹐詩的典范。
1.專攻《詩經》而為人們所宗仰的名家。
2.眾所敬仰的詩人﹐詩壇泰斗。
1.詩的某一流派的創始人。
1.詩集。
1.詩歌作品。
1.即布谷。《詩.曹風.鸤鳩》﹕"鸤鳩在桑﹐其子七兮。"毛傳﹕"鸤鳩﹐秸鞠也。鸤鳩之養七子﹐朝從上下﹐莫從下上﹐平均如一。"鄭玄注﹕"興者﹐喻人君之德當均一于下也。"后用為君以仁德待下的典實。
1.上古少皞氏以鳥名官,有"鸤鳩氏",為司空,掌管工程。
1.即鴟梟。
1.謂有所施與﹐則有所報答。
2.實施報答。
1.傳布;散布。
1.猶施展。
1.施展;逞現。
1.采取措施。
1.給予恩惠。
1.安上假發。
1.給人以恩惠。
1.猶發放。
1.實施法令。
2.施行法術。
1.發射出;放出。
1.形容衣衫不整。
1.給植物上肥料。
1.抹粉。
1.指服旁系親屬的喪服。
1.賦稅。
1.制作。
2.謂工程按計劃進行建造。
1.賞賜有功。
2.猶施恩。
3.操作。
4.猶施巧。
1.古代一種游戲。其說不一﹐一說﹐類似拔河﹐一說﹐即秋千。
1.設立關卡。
1.安置機關。
1.將一段木頭挖成空心制成的桶。
1.發布號令。
1.展翅。
1.生育。
2.猶造化。
3.實施教化。
1.給人以恩惠。
1.幫助;周濟。
1.給予。
1.加印密封。
1.進行教育。
1.古代婚禮儀式之一。女子出嫁時﹐其母為之整衿。《儀禮.士昏禮》"母施衿結帨,曰'勉之敬之,夙夜無違宮事。'"后用以稱女子出嫁。
1.語本《詩.豳風.東山》"之子于歸﹐皇駁其馬﹐親結其縭﹐九十其儀。"又《儀禮.士昏禮》"母施衿結帨﹐曰'勉之敬之﹐夙夜毋違宮事。'"本指古代女子出嫁﹐母親將五彩絲繩和佩巾結于其身◇喻父母對子女的教訓。
1.謂施行莊敬之教。
1.授予爵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