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崇尚品行。
1.同"躡躤檐簦"。
1.謂遠行﹑跋涉。
1.輕步行走貌。
1.同"躡手躡腳"。
1.謂用腳有節奏地踏地。
1.亦作"躡影"。
2.追躡日影。比喻極其迅速。
3.追隨;效法。
4.良馬名。
1.穿草鞋行走。
1.同"躡躤檐簦"。
2.指身分﹑地位低下。
1.同"躡躤檐簦"。
1.舊謂得道成仙之人可騰空而行或停留空中。
2.指騰空飛躍。
1.傳說中的仙草,食之可騰空而行。
1.追擊敵寇。
1.跨有;據有。
1.穿鞋。亦指趿拉著鞋。
2.納履;整理鞋子。
3.古人家居脫鞋席地而坐,躡履謂來不及穿鞋,拖著鞋子匆忙出迎。形容對來人的熱情歡迎。
1.謂行動隱秘,不露蹤跡。
1.猶言躡手躡腳。
1.踩球。一種雜技。
1.追究過失;批評錯誤。
1.形容走路時腳步放得很輕。
1.見"躡手躡腳"。
1.跟蹤;追隨。
1.拖著鞋走路。形容輕佻冶蕩的樣子。語本《史記.貨殖列傳》"今夫趙女鄭姬,設形容,揳鳴琴,揄長袂,躡利屣,目挑心招,出不遠千里,不擇老少者,奔富厚也。"
2.謂奔波;遠行。
1.謂經歷險境。
1.拖著鞋。形容匆忙。
1.謂得道成仙后可騰空而行。
2.凌空。
1.追究;追查。
2.跟蹤尋找。
1.見"躡景"。
1.謂行動詭秘,不露形跡。
1.見"躡影藏形"。
1.高聳入云。
2.騰云。
1.順隨運命。
1.猶接踵。
1.追逐。
1.跟蹤追擊。
1.見"躡蹤"。
1.《史記.淮陰侯列傳》"韓信使者至,發書,漢王大怒,罵曰'吾困于此,旦暮望若來佐我,乃欲自立為王!'張良﹑陳平躡漢王足,因附耳語曰'漢方不利,寧能禁信之王乎?不如因而立,善遇之,使自為守。不然,變生。'漢王亦悟,因復罵曰'大丈夫定諸侯,即為真王耳,何以假為!'乃遣張良往立信為齊王。"后以"躡足"指劉邦玩弄權術封韓信為齊王一事。
2.頓足,踏步。
3.輕步行走貌。
4.置身;參與。
1.形容行動小心隱秘。
1.謂咬臂出血,發誓定盟,以示堅決。
1.喻陷身異國或謫居他鄉的困苦的節操。
1.謂咬住對方射來之箭的箭頭。
1.猶惡報。
1.猶寵妾。
1.亦作"孽塵"。
2.佛家多以指人世間。
1.亦作"寊臣"。
2.奸邪嬖幸之臣。
1.受寵愛的奸臣﹑小人。
1.亦作"寊出"。
2.庶出。
1.亦作"孽黨"。
2.邪黨;奸黨。
1.兇狠惡毒。
1.惡風;妖風。
1.禍根。多用為昵稱,以指子女或胎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