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光亮四射;閃爍不定。
2.物體動搖不定貎。
1.見"蜣螂之轉"。
1.某些礦物表面因氧化作用而形成的薄膜所呈現的色彩﹐常常不同于礦物固有的顏色。
1.象聲詞。水流沖激山石聲。
2.高貌。
1.用槍打死。
1.鍋巴。
1.象聲詞。形容大聲。
1.方言。籬笆。
1.比喻人的才能出眾。
1.髹漆工藝的一種。在器物上作嵌銀的花紋。
1.舞貌。《周禮.春官.大司樂》"以作動物"唐賈公彥疏"飛鳥走獸牄牄然而舞也。"一說鳥獸求食聲。見《說文.倉部》。
1.象聲詞。形容聲音洪亮清越。
1.象聲詞。形容鐘聲洪亮清越。
2.比喻文辭華麗﹐韻律優美。
1.撞擊金屬器物而發聲。
2.比喻音節響亮﹐詩句優美。
1.見"鏘金鳴玉"。
1.金玉相撞而發聲。比喻音節響亮﹐詩句優美。
1.鏗鏘。
1.象聲詞。形容金屬響聲。
1.形容聲音清越。
1.象聲詞。形容金石撞擊發出的洪亮清越的聲音。
2.象聲詞。特指詩文音節清越響亮。
3.象聲詞。樂聲。
4.象聲詞。鳥蟲鳴聲。
5.美好貌。 6.盛多貌。 7.高貌。 8.步伐整齊貌。
1.莊敬貌﹔敬慎貌。
1.恭敬謙和地行走。
1.形容金寶珠玉等聲音清脆。
2.形容書聲瑯瑯。
1.形容玉聲清脆。
1.雄辯杰出。
1.見"鏘洋"。
1.亦作"鏘羊"。
2.德音﹐美好的名聲。
3.金玉碰擊發聲。
4.泛指發出美好的樂聲。
5.喻指文辭華麗﹐韻律優美。 6.廣大﹑盛多貌。
1.清越激揚。
1.大斧。鏘﹐通"斨"。
1.竹色蒼翠貌。
1.指竹。
1.指銀錠﹐錢財。
1.輸送財賦的道路。
1.強酸的俗稱。
1.舞動騰躍貌。
1.形容人步趨有節﹐多而整齊的樣子。
1.見"鎗鐆"。
1.髹漆工藝的一種。在器物上作嵌金的花紋。
1.茶葉嫩尖。
1.象聲詞。形容金屬撞擊等響亮﹑清脆之聲。
1.形容金屬器物等響亮﹑清脆的聲音。
1.舊指考試時冒名代考的人。
1.亦作"鎗摐"。
2.象聲詞。形容聲音清脆響亮。
1.金石聲。借指文章音韻和諧響亮。
1.間雜交錯。
1.金屬品散裂貌。
1.亦作"強伯"。亦作"強霸"。
2.強大的霸國。
3.稱雄;稱霸。
4.謂使之稱雄﹑使之稱霸。
5.兇橫強暴。 6.強行霸占。
過半;大半去者強半|浮生滿百今強半|民強半餓死。
強橫兇暴強暴勢力|強暴的日寇。也指強暴的勢力、行為反抗強暴|施行強暴|背故君而事強暴,可謂忠乎?
1.亦作"強本節用"。
2.謂加強農業生產,節約支出。
1.亦作"強本弱末"。
2.猶強干弱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