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髹漆工藝的一種。在器物上作嵌銀的花紋。
1.堅貞嚴格。
1.堅挺耐寒的枝柯,亦喻有堅貞節操的人。
1.指石刻碑銘。
1.堅貞而誠敬。
1.堅貞刻苦。
1.光明。
1.善類。指正人君子。
1.守節的寡婦。
1.信守節義。
1.謂守持正道,惕厲戒懼,不失常節。
1.端方正直。
1.牢固地附麗。
1.吉利。
1.見"貞烈"。
1.碑石的美稱。
1.正直廉潔。
2.指正直廉潔之士。
1.忠良,忠正誠信。
2.指忠良的人。
3.貞節賢良。亦指貞節賢良的女子。
1.忠貞誠信。
1.忠正誠信。
1.清心寡欲的志量。
1.攻戰沒有不取勝的。形容強大無比,可以戰勝一切。
1.見"戰無不勝,攻無不取"。
1.形容軍隊力量強大,百戰百勝。或比喻做任何事情都能成功。語本《戰國策.秦策二》"是知秦戰未嘗不勝,攻未嘗不取,所當未嘗不破也。"
1.經過訓練用于戰斗的象。
1.作戰的器械。
1.戰斗的決心。
1.引起戰爭的事端。
1.驚悸眩暈。
1.古時軍人穿的長筒鞋。
1.戰功,軍功。
1.戰事的消息。
1.顫抖,搖動。
1.指參加科舉考試。
在一定的空間和時間內進行的一系列大小戰斗的總和。是軍隊為達到戰爭的局部或全局性目的,按一個總的作戰企圖,在統一指揮下實施的。屬于戰爭與戰斗間的作戰行動。
研究戰役規律,指導戰役實踐的學科。是軍事學術的重要組成部分,既從屬于戰略學,又對戰術學起指導作用。主要研究戰役的性質、規律、類型、內容、特點、原則和戰役的計劃、組織、實施、方法等。
1.作戰的形式﹑方法。
1.戰船。船首常畫鹢首,故云。
1.戰功。
1.在一起戰斗或在一起戰斗過的人。
1.爭訟。
1.因惶恐而戰栗。越,殞越,惶恐。多用于章表或上書。
1.比喻戰爭即將爆發時的緊張氣氛。
2.指戰爭。
1.戰時設置用以防御的柵欄。
1.戒慎貌;畏懼貌。
2.為發抖貌。
3.象聲詞。
1.戒慎畏懼貌。
①小心謹慎的樣子挨至三更夜,戰戰兢兢盜得令箭急忙趕回。②戰栗那官兒慌得戰戰兢兢的,雙手舉著圣旨,口里亂道。
1.敬畏戒慎貌。
1.戒慎畏懼貌。
1.戰船。
1.恐懼不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