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田隴中的秋收。
1.包括若干年或適用于若干年的歷書。
1.見"萬世無疆"。
1.樹名。即冬青。南朝齊謝杋《直中書省》詩"風動萬年枝,日華承露掌。"唐上官儀《詠雪應詔》"幸因千里映,還繞萬年校。"宋吳曾《能改齋漫錄.沿襲》"萬年枝,江左謂之冬青。"一說即檍木。見明楊慎《丹鉛總錄.花木》。
2.指年代悠久的大樹。
1.一切念頭﹑打算都破滅了。形容失意或遭打擊﹑挫折后極端灰心失望的心情。
1.復姓。北周有萬紐于瑾。見《周書.唐瑾傳》。
1.猶萬物,萬類。
1.形容數量很多。
2.形容事物變化多樣。
3.猶萬分,非常。
1.謂書籍之多。語出唐韓愈《送諸葛覺往隨州讀書》詩"鄴侯家多書,插架三萬軸。一一懸牙簽,新若手未觸。"
1.指大地上大大小小的孔穴。
2.指人的各種感覺器官。竅,人的耳目口鼻等器官之孔。
1.百萬畝。百畝為一頃。
2.常用以形容面積廣闊。
1.萬無一失;絕對安全。
①能敵萬人的兵法或謀略劍一人敵,不足學,學萬人敵。②指勇力和武功可敵萬人關羽、張飛皆萬人敵也。
1.謂叢葬尸骸之處。
1.猶眾生;人類。
1.園名。在北京西直門外,原為皇家的三貝子花園,1906年改建為"萬牲園",園內有動物供人參觀,解放后,改為北京動物園。
1.《漢書.石奮傳》"奮長子建,次甲,次乙,次慶,皆以馴行孝謹,官至二千石。于是景帝曰'石君及四子皆二千石,人臣尊寵乃舉集其門。'凡號奮為萬石君。"后因以"萬石"指漢石奮。
2.指一家有五人官至二千石或一家多人為大官者。
3.漢代三公別稱萬石◇泛指官職高的人。
1.本指漢石奮◇亦稱一家五人官至二千石者或一家多人為大官者為"萬石君"。參見"萬石"。參閱清趙翼《陔馀叢考.六萬石君》。
1.很多世代。形容時代久遠。
1.形容年代久遠。
1.萬世才有這么一個時機。形容機會難得。
1.一切事。
1.一切事情都很圓滿順利。
據《三國演義》第四十九回記載,赤壁之戰前,周瑜見曹操兵強勢盛,憂急成病。諸葛亮去看望他,寫了一張十六字的方子欲破曹公,宜用火攻;萬事俱備,只欠東風。”周瑜看了,病霍然而愈◇用來比喻樣樣都準備好了,只缺最后一個重要的條件。
1.什么事情都通曉的人。多含譏諷意。
1.女真族婦女上衣。
2.元朝北方漢族婦女的禮服。
1.圓形有柄的扇子。古代宮內多用之,又稱宮扇。
2.樂府歌曲名。指《團扇郎歌》。
3.樂府歌曲名。指漢班婕妤所作《怨歌行》。因詩中有"裁為合歡扇,團團似明月"等詩句,故名。
1.樂府吳聲歌曲,也稱《團扇郎歌》。
1.通知聚會的請柬。
1.唐代新進士及第,負責籌辦同年游宴及糾察諸事的機構。主其事者亦稱為"團司"。
1.猶凝脂。多形容梅花。
1.組織起來,團結為一體。
2.指目的和志趣相同的人們以一定的組織形式所組成的集體。
田徑運動團體項目之一。預先規定各隊參賽名額和計分隊員人數以及各名次相應的得分數,然后以各隊得分總和決定名次?;蛞杂嫹株爢T到達終點的成績計算各隊成績的總和,少者為勝。
1.形容非常親密地相聚在一起。
1.形容體形圓胖。
1.圓貌。
2.引申為肥胖。
3.指圓月。
4.簇聚貌。
5.圍繞﹑旋轉貌。 6.猶慱慱。憂苦不安貌。 7.全部;到處。 8.猶層層。 9.球狀物。
1.不停地旋轉。常用來形容忙碌﹑焦急的樣子。
團的基層委員會”的簡稱。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的基層組織。由團員大會或團員代表大會選舉產生,任期兩年或三年。一般設書記、副書記及委員。一般團員超過一百人以上的單位可設立團委。團委下設若干總支或支部。
1.即團茶。
1.比喻玩狎女性。
1.即團扇。
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組織內最小的活動單位。
1.宋代行會組織。為便于官府斂派和防止同業競爭而立。
1.樂曲名。唐蔡南史等作。
1.唐代考中的進士,放榜后大宴于曲水亭,相聚慶賀,故稱。又稱曲江宴。
1.尖音的對稱。又,戲曲咬字分別尖團,以舌抵腭之音謂之團音,如"沖"﹑"川"之類。
1.明自土木之役后,京軍三大營(五軍﹑三千﹑神機)損失殆盡。景泰中,于謙從三營中選精兵十萬,分十營集中操練,稱為團營。嘉靖時罷團營,恢復舊制。
1.團練兵。
1.鱉的俗稱。
1.北京地方稱中秋祭月畢而食或留至除夕而食的月餅為團圓餅。
1.舊俗稱農歷八月十五日為團圓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