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傳說人影受蠼螋蟲溺射后所生的瘡。
1.小而圓的鉆石。
1.見"鉆礪"。
1.古卜法。鉆龜里甲使薄﹐然后燃荊焞以灼所鉆處﹐使兆坼現于表面﹐藉以定吉兇。
2.比喻得禍。
3.猶鉆研。
1.以鐵制刑具束頸﹑鑿去髕骨的一種酷刑。
1.一種占卜術。鉆刺龜里甲﹐并以火灼﹐視其裂紋以斷吉兇。
1.勸酒,催人飲酒之辭。
1.亦作"蟕蛦"。
2.一種大龜。
1.見"蟕衟"。
1.古時口足之間飾有篆文的飲酒器。
1.高聳貌。《漢書.揚雄傳上》"于是大夏云譎波詭,嶊嶉而成觀。"顏師古注引孟康曰"嶊嶉,材木之崇積貌也。"一說,嶊嶉即崔巍。王先謙補注"嶊嶉,即崔崣之同音變字,若今言崔巍矣。"
1.亦作"嶊崣"。
2.高大。
1.見"嶊嵬"。
1.嘴。
2.嘴部附近的部位。
1.頷骨;下巴骨。借指嘴臉;長相。
1.嘴角。
1.貪吃。
2.喻貪愛女色。
1.心里藏不住話;說話隨便,不審慎。
1.指食物。
1.謂臉向下跌倒。
1.即嘴唇。
1.謂話說得生硬﹑厲害,刺傷人。
1.多話,好搬弄是非。
1.辨別滋味的能力。
1.形容話說不響。
1.謂說話遲鈍,不善言辭。
1.同"嘴盧都"。
1.多言多語。
1.嘴部附近的部位。
1.說話乖巧﹑動聽。
1.嘴角。
1.說話尖酸刻薄。
1.上下唇兩端連接處。
1.指鳥喙。
1.指臉向下跌倒。
1.指臉向下跌倒。
1.謂有話藏不住,馬上說出來。
1.愛說長道短。
1.謂出言尖刻。
面貌;臉色。多含貶義丑惡嘴臉|小人嘴臉。
1.撅著嘴,鼓著嘴。
2.多言多語。
1.同"嘴盧都"。
1.面子,門面。
1.指口才;說話的能力。
1.謂說話吞吞吐吐。
1.嘴唇。
1.嘴唇。亦借指說話的技巧;口頭表達的能力。
1.猶言嘴皮子。
1.能說會道。
1.猶言嘴啃地。
1.謂善于言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