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說話乖巧﹑動聽。
酷刑受~。
某些宗教徒的修行手段,故意用一般人難以忍受的種種痛苦來折磨自己。
1.刻苦修行。
1.刻苦學習。
1.嚴格訓誨。
1.形容痛苦﹑苦悶。
1.諍言,逆耳之言。
2.凄切的言詞。
1.粒狀鹽,粗鹽。
1.查檢籍沒。
1.查考。
1.語本《詩.王風.君子于役》"雞棲于桀,日之夕矣,羊牛下括。"毛傳"雞棲于杙為桀。括,至也。"后以"括揭"借指進欄回窠的牛羊雞等禽畜。揭,同"桀"。
1.結扎;捆縛。
1.搜括征借。
1.極好。
1.聒噪。括,通"聒"。
1.見"括樓"。
1.亦作"括蔞"。
2.即栝樓※蘆科植物。夏開花,秋結黃色果實。果實入藥,有鎮咳祛痰功效。
1.搜刮。
1.謂征集民馬。
1.征購;搜購。
1.謂檢查禾苗以預計貢賦。
1.用不同于以前的新的眼光來看待。
1.結扎袋口。亦喻緘口不言。
2.猶囊括。包羅。
1.聒擾。多用為受款待后表示謝意的謙詞。括,通"聒"。
1.搜括,掠奪。
1.檢查核實。
1.征購;搜購。
1.搜括。
1.搜索;探索。
1.丈量田畝,檢查漏賦情況。
1.猶帖括。
1.猶言護花。
1.箭末羽毛。亦喻修學益智,增進才力。括,通"栝"。語本《孔子家語.子路初見》"子路曰'南山有竹,不柔自直。斬而用之,達于犀革。以此言之,何學之有?'孔子曰'括而羽之,鏃而礪之,其入之不亦深乎!'"
1.搜求。
1.檢查校正。
1.會集在一起;總括。
1.箭鏃。括,通"栝"。
1.見"栝樓"。
1.亦稱"栝子松"。
2.松的一種,葉為三針。
1.見"栝松"。
1.亦作"宜莮"。
2.即萱草。
1.妥帖;諧和。
1.即蟈蟈。俗名叫哥哥。一種形似蝗蟲的昆蟲﹐對植物有害。
古書上指螻蛄。
1.開闊寬廣。
1.南宋時江湖游士乞求權貴所寫的介紹信。
長時間的分別~多年。
1.邁著大步,高聲談論。形容言行自由﹐態度瀟灑。
排場大,生活奢侈。
1.久別而生的懷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