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險阻。
1.亦作"親媋"。
2.由婚姻關系結成的親屬。
1.古代婚禮"六禮"之一。夫婿親至女家迎新娘入室,行交拜合巹之禮。
1.重視實用;實地使用。
2.親信重用。
1.亦作"親游"。
2.猶親友。
1.親戚朋友。
2.親密的朋友。
3.親熱友愛。
1.舊時奉親乘坐的板輿。典出晉潘岳《閑居賦》"微雨新晴,六合清朗,太夫人乃御板輿,升輕軒,遠覽王畿,近周家園。"后以"親輿"借指居官迎養其親或致仕奉親歸田。
1.親近交好。
1.指皇帝的恩遇。
1.親近而稱譽。語本《老子》"太上,下知有之,其次親而譽之。"
2.慈愛的心和美好的名聲。
1.親自參與。
1.猶親族。
1.亦作"親札"。
2.親手寫下的書信。
1.面晤。
2.書信用語。謂親自開拆。
1.親屬。
1.謂帝王親自出征。
幼年繼位的帝王成年后親自執政兩宮皇太后歸政,穆宗行親政典禮|皇帝年在襁褓,未任親政。
1.亦作"親枝"。
2.親族中的支裔。
1.見"親支"。
1.親戚朋友。
2.謂通過實踐而認識。
1.謂用手指指點點。
1.謂親受教育熏陶。
1.按親戚親疏血統遠近所定的順序。
1.親身了解,直接知道。
2.接近有知識的人。
1.愛護民眾。
1.親近器重,亦指親近器重的人。
因婚姻、血緣或收養而產生的人們之間的社會關系。包括夫妻、血親、姻親。其中,夫、妻、父、母、子、女、同胞兄弟姐妹稱為近親屬。
1.親生子女。
2.偏指親生兒子。
3.指父母與子女。
1.自己親身。
1.指家屬及同宗族的人。
1.接吻。
1.親近敬重。
2.指父母尊長。
1.損害敗壞。
1.侵犯,侵凌。
1.侵犯暴掠。
2.侵凌。
1.亦作"侵逼"。
2.侵犯逼迫。
1.見"侵偪"。
1.侵犯遮蔽;侵害欺蒙。
1.侵占兼并。
1.侵害盤剝。
1.侵逼。
2.謂交迭。
1.侵害摧殘。
1.亦作"侵鈔"。
2.侵害掠奪。
1.見"侵抄"。
1.用于侵伐的戰車。
1.徇私枉法之臣。
一清早,天剛有點亮時次日侵晨,鳴鼓而攻。
1.侵犯;侵占。
1.侵害而使愁苦。
1.侵犯劫奪。
2.侵占盜竊。
1.侵奪的土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