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竊奪權柄。
1.見"相濡以沫"。
1.喻在困境中相互救助。
泉水干涸,魚互相以唾沫濕潤對方。比喻在困境中竭盡微力互相幫助低首下心,求其民之相濡以沫。
1.猶言相濡以沫。
1.互相為用;彼此投合。
2.佛教語。猶包含。
1.同樣;類似。
1.相互殘害﹑殺傷。
2.相互制約。
1.彼此交好。
1.見"相禪"。
1.互相傷害﹑妨礙。
1.彼此商量,商議。
1.互不謙讓。
1.互相超過。
2.相互推崇。
1.相關;互相牽涉。
1.事物由于矛盾轉化而生生不已。
1.互相轉化,互相促進。
1.亦作"相生相克"。
2.舊時謂五行之間互相促進,互相制約。
曲藝曲種。流行于全國各地,形成于清中葉以后。與民間說笑話和明清兩代盛行的隔壁戲(一種口技)有一定淵源關系。表演說、學、逗、唱兼備。有單口(一人)、對口(二人)、群話(三人或三人以上)三種表演方式。現又有相聲小品等新的發展。
1.相稱。
2.相互壓服,制約。
1.《莊子.田子方》"吾終身與汝交一臂而失之。"后以"相失交臂"喻機會錯過。
1.互相學習﹑仿效。
1.觀察時機估計力量。
1.觀察時機而采取行動。
1.相與發誓。
1.鑒別人才。
2.舊時以談命相為職業的人。
1.兩國間互相聘問。
2.互相侍奉。
3.相與從事戰爭。
4.共同辦事。
1.相對注視。
2.看待;照顧。
1.《莊子.大宗師》"子祀﹑子輿﹑子犁﹑子來四人相與語曰'孰能以無為首,以生為脊,以死為尻,孰知生死存亡之一體者,吾與之友矣。'四人相視而笑,莫逆于心,遂相與為友。"后以"相視莫逆"謂彼此友誼深厚,無所違逆于心。
1.同"相顧失色"。
1.相國;宰相。
2.古代為卿大夫管理家務的人。男稱家老,女稱傅母,通稱家臣。
1.互以對方為是。
1.選擇蓍草占卦。
1.回顧相向。
1.互相接納。
2.相繼,交替。
1.互相授受。
2.相傳授。
1.談相術的書。
2.四川口技。以四川方言在幃幔中表演。
1.謂詳加審辨。孰,詳審。
2.亦作"相熟"。互相認識;彼此熟悉。
1.見"相孰"。
1.舊稱觀察人或地的形貌以預言吉兇的一種方術。
1.層層影響成為風氣。帥,同"率"。
1.謂互不相容。
1.亦作"相悅"。
2.彼此和睦﹑親愛。
1.互相偵察。司,通"伺"。
1.指男女相思所引起的煩惱﹑郁悶,以至憔悴﹑瘦損等現象。
1.植物名。
2.煙草的別名。
1.木名。
1.古樂府曲名。
1.相傳為戰國宋康王的舍人韓憑和他的妻子何氏所化生。據晉干寶《搜神記》卷十一載,宋康王舍人韓憑妻何氏貌美,康王奪之,并囚憑。憑自殺,何投臺而死,遺書愿以尸骨賜憑合葬。王怒,弗聽,使里人埋之,兩墳相望。不久,二冢之端各生大梓木,屈體相就,根交于下,枝錯于上。又有鴛鴦雌雄各一,常棲樹上,交頸悲鳴。宋人哀之,遂號其木曰"相思樹"◇因以象征忠貞不渝的愛情。
1.見"相思債"。
1.比喻男女相思情深如負孽債。